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南京

“苏”然起敬|点亮科学之光!让孩子们在光影中读懂李四光的科学家精神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4 20:06:00

近日,一场名为“点亮科学之光,智享光明未来”的特别活动在南京城市照明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举行。几十位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不仅体验了光影科技的奇妙,更在科学家故事的浸润中,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当熟悉的玄武湖、南京眼等地标出现在互动屏幕上时,李四光院士身着带补丁的中山装、捐献全部稿费支援国家建设的往事,同样深深印入了孩子们的心里。

活动现场,江苏省自然资源厅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专家吴志强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题为《“地质的奥秘”——李四光院士科学家精神》的生动讲座。他从地球构造讲起,深情回溯了李四光院士传奇而光辉的一生。

吴志强动情地讲述:“李四光先生一生极致简朴,穿着带补丁的中山装,用着磨损的旧计算尺,却将毕生积蓄和稿费悉数捐献给国家地质事业。这份情怀与风骨,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科学家背后的故事,超越了地质知识本身,悄然触动着现场每一位聆听者。

讲座沿着李四光的生命轨迹展开:从湖北黄冈一个因对巨石来源好奇而种下科学种子的乡村少年“李仲揆”,到为救国图强数次转变志向——先立志造船,后投身革命,最终笃定“科学救国”之路。他远渡重洋求学,因祖国“无钢造船”而改学采矿,又因“缺乏地质知识”而深耕地质,并以惊人毅力跨界学习物理、数学,将地质学从定性描述推向定量研究,创立地质力学。

李四光始终心系祖国。讲座特别提到,1948年他在英国参加国际地质大会后,毅然拒绝国民党要求,想方设法将地质研究所完整保留在新中国,并应中央重托,出任首任地质部部长。在当时“中国贫油论”盛行的背景下,他力排众议,以理论指引实践,最终为新中国找到了油田,打破了能源困局。

活动组织者表示,选择在照明科普基地讲述李四光的故事,别具深意。这里展示的光影科技代表了未来的创新,而李四光精神则是激励创新的不竭动力。这一刻,科学与爱的种子,正如讲座中提到的、曾启迪李四光童年的那块“冰川漂砾”一样,在光明与石头之间,于孩子们心中悄然萌芽。这场活动不仅普及了科学知识,更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激励新一代以创造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探索未来,报效国家。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媛园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