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南京

小心“屏幕共享”秒变“钱包共享”!南京一初中生网上卖游戏账号被骗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07 17:58:00

“请下载APP,与我开启屏幕共享,我来指导你操作。”遇到这样异常“热心”的客服或陌生人,或发生以上场景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一不小心就会掉进骗子的圈套!近日,南京一名初中生遭遇了类似的诈骗,所幸在骗子索要银行账号、交易验证码等信息时幡然醒悟,才未造成太大的经济损失。

10月4日,15岁的朱某(化姓),在小红书客户端发布出售某游戏账号的信息后,收到陌生人私信咨询。双方约定以140元的价格交易,但陌生人提出不想在“小红书”上交易,原因是售后无保障。很快,对方发来一个二维码截图,要求朱某扫码添加所谓的“中介平台”,让朱某联系“客服”完成交易。

“客服”引导使用“钉钉”开启屏幕共享。

朱某联系上“客服”后,按引导下载“钉钉”并开启屏幕共享。可就在这时,“客服”提出朱某的微信账号存在风险,被限制了大额交易,虽然买方已经按约定打款至中介平台,却无法转入朱某的账户。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朱某必须先向“客服”转钱走个流水,等限制解除后,再将朱某已转的钱和买方支付的费用一并转给朱某。

朱某先后3次向“客服”转账共计297元后,账户已无钱可转了。这时,“客户”绝口不提退款,反而向朱某索要朱某父亲的银行卡号、交易验证码等信息,说要绑定多张银行卡进行“资金查验”。朱某当即意识不妙,怀疑自己遭遇诈骗了,当场要求“客服”退款,不想“客服”立刻把朱某拉黑了。

朱某事后很气愤,不但报警了,还将自己的遭遇发到“小红书”上,不想,10月5日再次遭遇骗局。一个自称能追回被骗款项的网友,又骗走了朱某的游戏账号。

由于转账交易时朱某正在扬州游玩,此事最终经南京警方转交扬州警方做进一步调查处理。

警方提醒,交易游戏账号应通过官方平台,对“转账后账号异常冻结”“需刷流水解冻账号”等话术保持警惕,此类均为典型诈骗套路。在电信网络诈骗中,屏幕共享可以秒变钱包共享。诈骗分子会诱导受害人下载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APP,利用屏幕共享功能,获取受害人的账户信息、银行卡验证码等,从而进一步骗取财物。朱某算是幸运的,在对方索要银行账户时,及时发现不对并拒绝,才避免了更大的财产损失。中小学生使用父母手机时,不要点击陌生网站、链接,拒绝与他人(尤其是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发现不对,面对恐吓要及时喊停告知家长,或直接报警。当然,学生家长也要注意保管好支付密码,避免让未成年人独自操作转账,从而造成不可控的经济损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曹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