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双节期间南京博物馆重头戏 被孙权抱头痛哭的他金印首展,两座古代琉璃之城相约秦淮!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07 20:21:00
黄金周期间,南京各大博物馆宾客盈门。优厚的历史积淀,让这里的文化遗产数不胜数,爱好历史探究的人总是会来到南京排上长队,走进各博物馆细细观摩。各家博物馆精心策划的临展也越来越时尚化年轻化,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年轻人前来打卡。这个双节假期,南京的博物馆以下展览备受关注。
六朝博物馆
张昭金印引领国宝矩阵首次展出
内事不决问张昭!这是孙策将孙权托付给东吴基业奠基者之一张昭时的名句,而这样一位被孙策捧为头号幕僚的三国名臣,却与孙策的弟弟孙权上演了一出又爱又恨的君臣好戏。就是这样一位大人物,张昭的家族墓竟然在南京被找到了。2023年11月,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对南京南部新城油库公园地块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处不同寻常的家族墓葬。就在专家们对墓主人身份没有头绪之时,两枚金印的出土使谜团逐渐解开,这是三国时代东吴著名政治家张昭的家族墓。这一发现入选2024年度国内十大考古新闻。
张昭金印
张昭金印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张昭家族墓出土的两枚龟钮金印,来到六朝博物馆,首次对公众展出,其轰动程度可想而知。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小伙伴们,可能会觉得张昭是一个古板固执的权臣,他和小自己26岁的孙权是又爱又恨。他既为孙权出谋划策固守东吴疆土,同时也因为孙权厌恶他屡屡直言甚至以剑相指后,两人气得抱头痛哭,甚至有孙权从外封他家门他又从里再封一道誓死不出的稚气对抗。所以这样一位几乎改变三国命运重臣的身份断定,就需要极为严谨。六朝博物馆综合业务部副主任尹知博给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做了非常专业的讲解,“两枚金印是张昭身份的关键证据,推测是张昭生前的实用印(非陪葬印)。首先官员实用的印一般是龟钮形制,当时的实用印边长大约1寸左右(现在的2.3-2.5厘米),这两方均为2.4厘米。第二,张昭这个人物的官职高,符合被赠印并随葬的标准。第三,我们再看印文,一个是“辅吴将军章”,一个是“娄侯之印”,三国志明确记载,孙权授予过张昭“娄候”的爵位和“辅吴将军”的官职。而且生前使用的实用印,在三国、东晋、南北朝(流传至今)非常少,比较珍贵。”记者观察发现,这两方金印立体感强,刻工精致,线条简洁,据了解每方都在100克以上,沉甸甸的质感与精美的制造工艺,瞬间将观者拉回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静立展柜之前,仿佛仍能感受到发生在古代南京那段历史的余温。
除此之外,国庆中秋假期,六朝博物馆“六朝历史文明”展线新增37件/套文物,其中绝大部分文物为首次亮相。如象山东晋王氏家族墓出土的玻璃杯、仙鹤观东晋高崧家族墓出土的玉配饰组件、三国东吴“黄武四年”纪年款神兽纹铜镜、栖霞山出土南朝佛造像石首等,都异常珍贵。其中,三国东吴“黄武四年”纪年款神兽纹铜镜为国内馆藏年代最早的铜镜,其工艺和历史价值都值得游客驻足观赏。
科举博物馆
两大古代皇家琉璃烧造地在这里相会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位于繁华的夫子庙核心区域,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他们将开馆时间定在了9:00-22:00,方便游客利用晚间时间打卡。双节期间,他们贴心为观众提供多元化志愿者讲解服务:一方面,经验丰富的社会志愿者们发挥自身热情与专业储备,为参观者提供免费的义务讲解;另一方面,经过“小状元会讲解”专项课程系统培训、严格考核与层层选拔的小状元讲解员们,也有序分布在场馆内的各个展厅,为观众带去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解读。国庆假期期间,科举博物馆内人气持续攀升,“盛世中华”宋锦珍珠画活动、“金榜题名时,古今游艺会” 活动火热开启。博饼会 · 抢魁夺元、手球蹴鞠·进士及第、金树祈福·福愿满枝等活动,受到观众朋友的喜爱,争先排队参与。“状元巡游”更是吸引大量市民购票入馆参与。晚间还有“士子之行” 诗歌演绎尽显文人风雅,“考场风云” 互动体验让观众沉浸式感受科举场景,答对者可收获博物馆互动小礼品。
科举博物馆的“泽州万像”展
国庆前,科举博物馆的重要策展《泽州万像——山西晋城古代彩塑壁画艺术》开展,这个展览将持续到10月27日。晋城古称泽州,晋东南地区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此次展览是南京与晋城两地深化文化交流、共护中华文脉的重要实践。晋城以其深厚的古建艺术积淀为基,南京以其“南北交融、承古启今”的文化底蕴为桥,让藏于太行深处的艺术瑰宝跨越千里与江南观众相见。展览设置“泽州古艺·遗踪溯源、图绘众生·壁画艺术、形塑庄严·青莲寺彩塑、凡间仙境·玉皇庙彩塑、佛国诸天·铁佛寺彩塑、精描细雕·传神之法”六个单元。共展出90件展品,系统呈现晋城唐至清代的古建、彩塑、琉璃、壁画精粹,更包含传统制作工艺的解密。
讲解员在科举博物馆为游客讲解
值得一提的是,晋城自古便是我国琉璃的主要产地,此次展览中也有珍贵的琉璃构件。晋城琉璃的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期,并在元明时期达到鼎盛,北京的明代故宫的琉璃狮子和十三陵部分琉璃制品产自于此。和晋城一样,南京也是在古代大量使用和生产琉璃构建的重要城市之一,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后,就开始在此烧大量造琉璃构建,使用在宫殿和皇家庙宇间。朱棣修建的大报恩寺琉璃塔就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琉璃建筑,位列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所以此番晋城琉璃来到南京展出,也是两座古琉璃之城的相会。
东吴“黄武四年”神兽镜
南京博物院
线下21个展览让人目不暇接
南京博物院一院六馆,在这个长假呈现了“盛世华彩,乐享南博”国庆中秋系列主题活动,线下在展展览21个。游客可以在这里沉浸式体验文化科技盛宴“觀天下·坤舆万国全图VR大空间沉浸展”,解锁伊朗千年历史的璀璨印记“新月与蔷薇——伊朗文明的千年经纬”特展,充满民俗意趣的“有戏——院藏无锡惠山泥人展”等展览兼具知识性与观赏性。艺术馆“荷香墨韵——明清以来荷花专题展”目前已重新对公众开放,“如是观——南京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画”“百刻千摹——帖学视野下的清代书法”“‘江山多娇’——傅抱石笔下的毛泽东诗词绘画作品展”等多元主题交织成丰富的艺术图景。
南京博物院的活动琳琅满目
此外,南博还在双节推出了诸多体验活动,互动“艺术长廊“金陵风华”文创市集秋意上新,多项佳节限定文创手作让游客在视觉盛宴过后,可以亲自动手打卡;民国馆里,月光与人间的温暖交融,铺就一场诗意的节日胜景。游客信步于复古街巷,沉浸于国风雅事,开启一场花好月圆的秋日限定之旅。此外,非遗影片展映,《锦绣江南中国传统织绣工艺的巅峰创造》特展配套的热播剧非遗影视服装秀的无删减版回顾短片也隆重上映,为公众解密影视服装设计名作背后的故事。“梆声激越颂华诞,琴书悠扬映明月”非遗专题展演,南京白局邂逅徐州琴书,呈现一场跨越三百公里的非遗对话。地道南京官话妙语连珠,《我的家乡在南京》、《中秋佳节庆团圆》等经典段子鲜活上演,市井幽默里藏着六朝古都的温度与记忆。徐州琴书起源于明末清初,与苏州评弹、扬州评话并列江苏省三大曲种,主要流行于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中心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扬琴叮咚诉说千年悲欢!说唱演三位一体,《霸王渡》《杨八姐游春》等经典剧目让游客流连忘返。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