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纪录!77只“极危精灵”黄胸鹀现身震泽湿地公园
来源: 姑苏晚报
2025-05-16 14:41:00
近日,江苏太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调查员在震泽省级湿地公园开展鸟类监测调查时,一次性统计到77只世界极度濒危物种——黄胸鹀。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震泽湿地公园黄胸鹀数量的最高纪录,在江苏省乃至全国的湿地公园监测记录中也极为罕见。
黄胸鹀是苏州地区的迁徙过境候鸟,今年4月19日首次在张家港沿江湿地被记录,随后陆续现身吴江北联村、天福湿地公园、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尚湖湿地、水八仙生态园、同里湿地公园等多个湿地生态区域。作为对栖息环境极为敏感的物种,黄胸鹀偏好栖息于大面积稻田、芦苇地、高草丛及湿润荆棘丛,以植物种子为主要食物来源。2017年,黄胸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物种,2021年2月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其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各年度记录的黄胸鹀。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供图
震泽湿地公园与黄胸鹀的渊源可追溯至2014年,当年首次观测到该物种。自2021年至2025年,调查人员几乎每年春季都能在园内观测到黄胸鹀的踪迹。这些体型与麻雀相近的候鸟,穿梭于油菜田、麦田和芦苇丛间,通过觅食积累能量,为长途迁徙做准备。
此次5月6日监测到77只黄胸鹀集群出现,也是在苏州的湿地公园中首次发现如此大的种群。这一发现,既反映了震泽湿地公园具有为珍稀濒危物种提供栖息地的生态价值,也展现了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工作的显著成效。
据了解,震泽湿地公园已连续多年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工作,每年都有新增记录。在本月监测中,还发现了山鹡鸰、白眉姬鹟、淡脚柳莺3个鸟类新纪录。截至目前,该湿地公园已累计记录野生鸟类16目46科15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黄胸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4种,包括小鸦鹃、水雉、黑翅鸢等;江苏省省级保护动物52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极度濒危物种1种:黄胸鹀;易危物种2种:田鹀、红头潜鸭;近危物种1种:凤头麦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