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苏州

子午相要拧,台步如猫行!“姑苏水磨调”少儿昆曲基础暑期班见证昆曲“小白”蜕变记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08 21:20:00

7月8日,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的练功房内,“姑苏水磨调”2025少儿昆曲暑期基础班迎来第四节课程。这个由扬子晚报与江苏省苏州昆剧院联合打造的昆曲项目,正让十余位小学员在氤氲的水磨雅韵中,完成着从昆曲“小白”到“小票友”的蜕变。

“注意子午相的身段要领!”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三级演员杨寒老师清亮的指导声在教室里回荡。经过前三节课的打磨,学员们已褪去最初的生涩,一板一眼间渐显昆曲韵味。课程伊始,一场别开生面的“期中小考”便拉开帷幕。学员们需要独立完成三段身段展示,面对镜中独自表演的自己,不少孩子紧张得小脸通红。“舞台表演不是机械重复,”杨寒边示范边讲解,“每次练习都要想象台下坐满观众,既要练胆量更要培养舞台感,毕竟真正的演出可没有重来的机会。”

随堂测试后,学员们换上精美的水袖,开始了新课学习。杨寒手腕轻转,水袖如行云流水般舒卷,“看,袖口要像花瓣绽放,手腕发力要含而不露。”小学员们目不转睛地模仿着,有模有样的动作已然初现。在指导台步时,杨寒以“猫步”作比:“足尖先轻点地,重心缓移,脚跟落地要像雪花飘落。”说着便示范起标准的子午相:挺直的脊背如松,拧转的腰身似柳,从发梢到足跟都透着戏曲程式的美学规范。

课间休息时,年仅六岁的雎止齐小朋友正和伙伴们比划刚学的动作。这个全班最小的学员,说起昆曲却头头是道:“我每天回家都要看老师的教学视频,最喜欢水袖甩起来像彩虹的样子。”童言稚语间,是对传统艺术最纯粹的向往。

教室里回荡着清越的曲调,孩子们眼眸中跃动的光彩,与六百年的昆曲艺术交相辉映。杨寒望着认真练习的小身影们感慨:“她们就像一颗颗种子,让水磨调的韵律在未来生根发芽。”这些稚嫩却坚定的传承者,正以童真之心续写着“百戏之祖”的新篇章,让穿越时空的雅韵,在新时代继续流淌。

实习生 张佳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方滢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