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苏州

企业团建遇“30℃+高湿”天气,五人中暑进抢救室,一人热射病进ICU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11 21:55:00

“本是一次充满欢声笑语的团建,却因对高湿环境风险的忽视,让员工在‘鬼门关’前惊险走了一遭。”近日,苏州一企业组织户外拓展团建活动,因忽视潜在风险,竟导致五名员工接连严重中暑,被紧急送往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其中一名青年男性员工小马(化名)在送达医院时意识丧失、全身抽搐,体温飙升至40℃,命悬一线。令人警醒的是,事发时气温为30℃左右,高湿环境是本次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目前,这五名员工已经陆续康复出院。

苏大附一院抢救复苏区

据介绍,事发当天,该企业选择在湿地公园开展健步走活动。活动开始时,大家还有说有笑,拍照打卡,气氛热烈。然而,仅仅一个小时后,员工小马渐渐落在了队伍末尾,面色发白,脚步开始摇晃,随后便重重摔倒在了地上,嘴角甚至开始微微抽搐。一旁的同事立即上前查看情况,发现小马身体滚烫,意识也已经开始模糊,便立刻将其转移至阴凉处,活动负责人立刻拨打了120。短短几分钟后,队伍中的其他四名员工也出现了头晕、呕吐等状况,也被一并送上救护车。

“我见到小马的时候,他已经陷入昏迷,我们喊他都已经完全没反应了,我当时心头一紧,立马想到了热射病。”苏大附一院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李小平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小马被送到医院时,体温已经达到了40℃,已出现了肌肉痉挛,情况十分凶险,当即被诊断为热射病和热痉挛。医护人员立即展开抢救,气管插管保障呼吸、强力物理降温、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经过近2个小时的全力救治,小马才逐渐脱离生命危险,转入急诊内科ICU治疗。万幸的是,由于送医及时,五名员工最终均未留下后遗症,在数日内陆续康复出院。

苏大附一院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李小平

看似相对温和的30℃天气为何会“放倒”五人?李小平表示,这起群体性中暑事件最令人警醒之处在于,事发时户外气温虽并非极端高温,但空气湿度超过了60%。“很多老百姓误认为中暑只有在高温下才会发生,实际上高湿也是中暑的致命诱因之一。”李小平说,在这种湿度大、活动强度高的户外环境下,严重阻碍人体散热系统,极易导致体内热量急剧蓄积,从而引发严重中暑,甚至迅速进展为热射病。

“安全永远是户外活动的首要考量!”李小平提醒,夏日时节,市民应当科学规划活动时间,严格避开高温高湿时段,确保充足的饮水和电解质补充。在组织类似企业团建等集体户外活动时,组织方必须配备专人,全程、动态、密切观察所有参与者状态,尤其关注是否有人员掉队、面色异常潮红或苍白、步态不稳、反应迟钝等早期征兆。一旦发现有人出现体温异常升高、头晕、乏力、恶心、甚至意识模糊等症状,结合高温高湿环境暴露史,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措施,迅速将人移至阴凉处,积极降温,并拨打急救电话。

实习生 张沁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