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苏州

一招一式显韵味,一唱一和传经典!“姑苏水磨调”小昆迷全力“备战”结业汇演​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14 20:58:00

随着扬子晚报与江苏省苏州昆剧院联合打造的“姑苏水磨调”2025少儿昆曲基础暑假班训练进入冲刺阶段,7月14日上午9点,第八节课程如期展开。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三级演员杨寒老师带领小昆迷们,将唱腔、身段、水袖、折扇等先前所学细细打磨,融会贯通,为汇报演出夯实基础。

课程以腹式呼吸训练拉开序幕。“吸气要沉到丹田,呼气要吐尽,肩膀始终保持放松。”杨老师的声音清晰而沉稳,穿行在学员之间,逐一检查指导。小学员们凝神静气,以十次为一组,循环往复地吐纳着气息。几轮下来,原本略显急促的呼吸渐渐变得悠长平稳。

气息既稳,声音方亮。呼吸训练后,同学们开始练习上周学习的“咦”和“啊”音的发声,在杨老师的引领下,学员们将这两个基础音拆解为三个部分,努力体会“用力把气往外顶”的技巧。针对部分同学初期依赖喉咙发声、导致声音不够洪亮且易伤嗓的问题,杨老师及时点出关键“发声的位置正确,音色才能通透持久”,通过老师的反复指导,同学们逐渐找准正确的腹部发声位置,音色也变得饱满有力。

剧目学习环节,同学们继续研习《浣纱记·打围》选段。经过周末练习,演唱已初具韵味,但跟上伴奏时仍偶有抢拍现象,歌声与伴奏的融合度有待提升。杨老师耐心逐句校准节奏,运用打拍子的方法帮助同学找准节点,强化旋律把控能力。

短暂休息后,课程进入唱腔与身段结合训练。“此前练习的水袖、身段,都是整体表演的根基。”杨老师强调需将唱腔与身段完美融合,手部姿态、踏步节奏皆需精准到位。在身段训练中,“兰花掌”要求表演者手指根根分明、指尖微翘,展现昆曲特有的柔美韵律。小昆迷们口中吟唱着曲词,脚下踏着步伐,身体随旋律旋转,手腕灵巧地翻转出“腕花”,一遍又一遍地雕琢着每一个衔接的细节。

结业汇演近在眼前,全体小学员正以十二分的热情和专注,挥洒着汗水,浸润在每一个音符之中。他们期待着在舞台的聚光灯下,用最精彩的演绎,为这段夏日昆曲之旅画上圆满句点,让“水磨调”的隽永芬芳,在属于他们的舞台上璀璨绽放。

实习生 须宇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方滢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