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苏州

登台致意、站位亮相、身段收束……“姑苏水磨调”小昆迷汇演彩排进行时!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16 18:44:00

距离结业汇演还剩下最后两天的时间,7月16日,扬子晚报与江苏省苏州昆剧院联合打造的“姑苏水磨调”2025少儿昆曲基础暑假班训练进入白热化冲刺阶段。今日课程聚焦所学技能的整合与精炼,学员们对唱腔、身段、折扇、水袖以及舞台走位,下场规范进行复盘与打磨,着眼细节,为即将到来的汇报演出筑牢坚实基础,力求完美呈现。

课堂一开始,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三级演员杨寒老师便引领学员展开全方位的复习。从《浣纱记·打围》唱段的韵律节奏,再到水袖的轻扬飘逸、折扇的开合有致、身段的辗转腾挪,逐项精筛,查漏补缺。针对此前训练的薄弱环节,老师反复叮咛:“眼神务必紧随手动,节奏定要卡准鼓点,台步切记‘步子小一点’,才能展现出昆曲动作的轻盈雅致。”

随后,结业汇演的整体舞台排练成为重中之重。学员们严格依照汇演流程,一遍遍模拟从登台亮相、表演呈现到礼毕退场的完整程序。杨老师精准纠正站位偏差与衔接卡顿,着重解决“抢拍”顽疾,强调唱腔与伴奏需丝丝入扣,严丝合缝,并提醒学员时刻关注同伴动作,确保舞台呈现整齐划一。

进入分组自由练习时间,学员们对着镜子调整姿态,配合着台步反复练习转身亮相,力求每个身姿都精准到位、气韵流淌。学员们自发结组,有的聚精会神互相听唱校音,一人领唱,众人相和;有的面向镜子专注研习身段,反复校准抬臂高度与旋身角度;还有的结伴练习水袖,专注投入,额角沁汗也浑然不觉。

为确保舞台呈现的规范统一,老师当日特别细化并强调了上下台动作标准:“登台时,双手需保持标准‘兰花掌’姿态,于胸前微合;退场时,同样以规范手型收势,稳步离台。”学员们依照指令反复操练,从指尖到足尖,每一处细节都追求精准与协调。

临近尾声,全体学员按汇演分组进行排练。从登台致意、站位亮相,到唱腔起承转合、身段收束,再到规范退场,整套流程虽仍有精进空间,流畅的雏形已然显现。汇演在即,学员们正以十二分的热情投入最后冲刺,期待以最扎实的功底与最灵动的舞台表现,为这个浸润着“水磨调”雅韵的盛夏,献上圆满的终章。

苏州中学的准高一学生杨蕙宁,向记者分享道:“这次课程让我更深入地认识了昆曲。它不只是演绎才子佳人的故事,也有像这次我们所学习的《浣纱记·打围》,演绎了吴王夫差大败越国后围猎的宏大场景。”她诚挚发出邀请:“希望大家有机会走进剧院,亲身感受昆曲的魅力,相信会有愉快的体验。”同时,她也表示,自己在课程结束之后,也会继续昆曲的学习。

实习生 须宇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方滢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