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苏州

社区科普课堂开讲,点燃青少年科学梦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18 18:05:00

“原来青蒿素的发现,背后有这么多曲折的故事!”“爱因斯坦小时候也被老师说过‘反应慢’吗?”近日,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佳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掌声阵阵,一场青少年科技科普课在此举行。此次科技科普课由社区关工委联合沧浪街道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举办,来自公益机构的志愿者吉老师通过生动的PPT演示,讲述了爱因斯坦、屠呦呦等中外科学家的成长与科研故事,为社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

课堂上,吉老师以“科学的星光”为主题,用图文并茂的PPT展开讲解。大屏幕上,既有爱因斯坦伏案演算的黑白老照片,也有屠呦呦在实验室观察青蒿提取物的彩色影像,一张张珍贵的图片搭配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讲到爱因斯坦时,吉老师没有局限于“天才物理学家”的标签,而是从他童年时对指南针的好奇讲起:“小时候的爱因斯坦,连说话都比别的孩子晚,但他盯着指南针不停转动的样子,让家人发现了他对世界的探索欲。”吉老师特意展示了爱因斯坦在专利局工作时偷偷研究相对论的手稿照片,告诉孩子们:“科学发现往往藏在坚持里,哪怕别人不理解,也要守住心中的疑问。”

谈及屠呦呦与青蒿素的故事,吉老师重点讲述了科研团队的艰辛:“为了验证青蒿素的疗效,屠呦呦和同事们甚至亲自试药;在没有先进设备的年代,他们用古法萃取结合现代科学方法,才从青蒿中找到了抗疟的关键。”当看到PPT里“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荣誉证书时,现场青少年纷纷发出赞叹,不少孩子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

互动环节中,孩子们的提问十分踊跃。“吉老师,科学家是不是必须数学特别好?”“屠呦呦奶奶失败了多少次才成功的?”吉老师笑着解答:“科学需要严谨,但更需要好奇心和不怕犯错的勇气。屠呦呦团队筛选了2000多种中药,经历了190多次失败,才最终成功。”她还鼓励孩子们从身边小事做起,比如观察植物生长、记录天气变化,都是科学探索的开始。

课程结束后,参加科普科技课的少年兴奋道:“以前觉得科学离我们很远,现在知道原来科学家也是在一次次尝试中前进的,我以后也要多问‘为什么’。”家长们也纷纷表示,这样的科普课让孩子感受到了科学的温度,比单纯讲理论更有感染力。

此次科普课是社区“青少年成长计划”的一部分,今后,佳安社区将继续邀请志愿者开展系列活动,让科学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助力他们成长为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新一代。

通讯员 陆嘉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