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苏州

用爱点亮希望,苏州相城元和街道为精神智力残疾儿童家庭撑起“喘息之伞”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20 09:34:00

在那些承载着特殊孩子成长的家庭里,每个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都伴随着父母的疲惫与坚守。日夜照料精神智力残疾儿童的生活起居、康复训练,不仅是体力的透支,更是精神的长期紧绷。今年以来,苏州相城元和街道残联与民政服务站联合开展的精神智力残疾儿童家庭喘息服务,就像一场及时雨,为精智残家庭送去温暖与希望,交出了一份满含温情的答卷。

专业支持是驱散照护阴霾的阳光。元和民服站积极整合涵盖生活照料、康复训练、心理支持等8大类20余项精细化服务,为15户特殊家庭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通过一次次暖心交谈,帮助家长们卸下心理包袱,切实缓解了特殊儿童家庭的照护压力。同时,汇聚各方力量,将社会各界的关爱与帮助精准传递到每个特殊家庭,助力儿童在认知、运动等方面取得点滴进步,用爱为这些家庭撑起了一片宁静的“喘息之伞”。

元和街道民政服务站用温情为特殊家庭筑起“喘息港湾”。普特融合小组中,欢声笑语串联起家庭成员间的情感纽带。入户服务中,社工们化身“暖心使者”,弯着腰手把手引导孩子进行肢体训练,每一个动作的示范都带着十足的耐心,鼓励的话语轻柔地落在孩子耳畔。个案室中,社工递上一杯热茶,静静倾听家长们积压已久的焦虑与辛酸,用共情的回应抚平他们紧皱的眉头。志愿者们走进特殊家庭,踮着脚擦拭高处的灰尘,蹲下身检修老旧家电,以实际行动减轻家庭的负担。每一次俯身指导、每一回专注倾听、每一场精心策划的活动,都流淌着社工们对特殊家庭真挚的理解与关怀。

服务过程中,一个个温暖的故事不断涌现。8岁的孤独症儿童小宇,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少与外界交流。为了照顾他,他妈妈几乎没有个人空间,产生了身体上的病痛。当社工深入了解小宇的兴趣爱好,发现他对音乐和古诗情有独钟,便以此为切入点,每次见面会播放最近的流行音乐,巧妙地将古诗融入互动,社工运用点读、写读等技巧,帮助他更好地说出诗词内容。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宇不仅能熟练读出多首古诗,还能主动唱起练习过的歌曲,看到小宇在记忆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上的显著进步,社工和小宇爸妈都倍感欣喜,这段充满音乐与诗意的成长历程,成为小宇蜕变的见证。小宇的父母感慨道:“感谢街道提供的喘息服务,让我们有了短暂休息的时间,更重要的是看到孩子的变化,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每一次温暖的陪伴、每一个绽放的笑容,都是大家希望看到的人间温情。元和街道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耕精神智力残疾儿童家庭喘息服务,不断优化服务内容,链接更多社会资源,为特殊儿童家庭送去更多温暖与希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方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