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硬科技
来源: 苏州高新区发布
2025-08-26 16:22:00
近日,一场聚焦医疗器械及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对接会在苏州高新区热度攀升。作为区域推动“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活动以“政策解读+项目路演+精准对接”的创新模式,为企业与资本搭建起高效沟通的桥梁,以期实现资源的精准匹配,加速科研成果向产业价值转化。
“这样的对接会对我们来说是一场及时雨!”比格威医疗创始人、董事长陈新建感慨道,“多家投资机构对我们的核心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这种‘政策+资本’的双轮驱动模式,给了我们加速推进技术转化的十足信心。”
成立于2015年的比格威医疗,是国内眼科AI赛道的早期探索者。公司在眼科影像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领域积淀深厚,实践经验丰富。早在创立初期,便率先攻克技术难关,成功研发“眼科多模态人工智能分析诊断软件系统MIAS”,并推出全球首款“全自动人工智能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BV1000系列”,奠定了其在行业内的技术先发优势。
近年来,比格威医疗持续攻克技术壁垒,自主研发出视力筛查仪、干眼检测仪、生物测量仪等一系列眼科AI硬件设备。目前,全自动超广角眼底相机已于2025年6月23日获得医疗器械二类注册证,致力于为眼科医疗行业带来更多革新性突破。
“这一系列成果的背后,离不开资本的温暖陪伴与持续加持。”陈新建坦言,企业发展的每一步都浸润着“耐心资本”的力量:
❖创业初期,便获得苏高新创投的Pre-A轮融资及200多万元种子轮融资;
❖2021年12月,在苏高新创投等资本助力下顺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2024年初,实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B轮融资;同年5月,苏州新苏新兴产业投资等投资方注入的3000万元资金,进一步为公司在眼科医疗领域的创新发展注入动能。
比格威医疗的成长轨迹
正是苏州高新区“耐心资本”
赋能企业发展的缩影
作为区域“耐心资本”的代表,苏高新金控始终秉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理念,聚焦原创性、颠覆性、革命性科技创新,为企业心无旁骛投入研发提供坚实后盾。“我们不仅为初创企业注入资金活水,更致力于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陪伴式服务,助力企业平稳度过起步期,实现从0到1的突破、从1到10的跨越。”苏高新金控相关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比格威医疗所处的医疗器械及大健康产业,正是高新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该产业具有资金需求量大、回报周期长、初创项目风险较高等特点。对此,高新区着眼长远发展,创新性运用金融工具为产业赋能。
2020年12月,高新区在全国率先推出科技金融创新产品“融医贷”,并逐步构建起覆盖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的股权投资与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以实打实的资金扶持为企业纾困解难。这一前瞻性举措不仅彰显了区域发展的胆识与魄力,更成功吸引了无双医疗、精微视达、怡道生物、麦科奥特、蓝马医疗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扎根,为产业集群发展注入新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精准滴灌的金融活水与前瞻布局的产业政策,正持续催生丰硕成果。连日来,高新区内一批“硬科技”企业相继传来捷报,展现出强劲的创新动能——
➤慧扬医疗自主研发的RF-CROSS机械/射频两用房间隔穿刺系统是全国首创的集成了穿刺针、扩张器与导丝的 “一体化武器”,术中无需多次反复交换器械配件,可节省50%以上的手术步骤,从定位、穿刺、送导丝再到过鞘一气呵成,多临床中心验证最快仅需7.3秒,如遇房间隔瘤、房间隔增生等特殊病症,还可连接射频能量完成穿刺,实现了房间隔穿刺术的革命性突破,目前已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进入国家药监局注册发补阶段,预计2025年底获批上市。
➤欧几里德(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三类医疗器械“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标志着公司在创新技术领域再获突破,为中国市场带来高性能角膜塑形镜新选择,将积极推动视力管理产品本土化进程,为区域高端医疗器械在眼科领域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康多机器人Ⓡ远程系统全球首创了“三控制台远程手术”模式,并于近日成功实现了全球首次异国双连台、跨洲际、三控制台、多点协作机器人辅助远程手术(Triple-Console Telesurgery),展现了国产医疗设备的国际竞争力;
➤无双医疗 “Catheter and Leads for Cardiac Conduction System”(用于心脏传导系统的导线和鞘)专利获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正式颁发《授权通知》(Notice of Allowance),标志着该企业在心脏传导系统起搏(CSP)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获得国际权威认可;
➤医达极星自主创新研发的IQQA®极星干将®3号复合手术室智能穿刺导航机器人,顺利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III类医疗器械上市审批;
……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高新区始终把医疗器械及大健康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目前,全区已集聚法国梅里埃、美国赛默飞等相关企业超1400家,产业年复合增长率超30%,相继获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多肽类生物药”获批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建有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等专业载体近200万平方米,设立产业母基金等基金产品超300支,总规模达700亿元,正全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以融资“小切口”助力产业“大发展”
接下来,高新区将
继续深化“科技-产业-金融”协同联动
以融强产、以产兴融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持续激活医疗器械及大健康产业的创新基因
推动更多“硬科技”成果
从实验室走向临床、惠及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