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解封还是先付款?法院一招巧破僵局!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12 18:49:00
“张法官,公司顺利收到钱了,这笔钱对我们公司来说简直是‘救命钱’,太感谢了!!”“多亏了法院执前划扣机制,能让这场纠纷这么高效的化解!”
在无锡市惠山法院大厅里,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双方当事人纷纷表达着对法院工作的认可与感谢,并同时向承办法官送上了锦旗。
工程质保金被拖欠 施工单位急得起诉
“质保期都过了快一年了,资料也交齐了,这笔钱怎么就这么难要回来?”新建公司(化名)的负责人张强(化名)盯着桌上堆积如山的催款记录,眉头紧锁。
2021年,新建公司与德哈公司(化名)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按约定,工程竣工验收后,结算价3%的质保金应在保修期届满后支付。工程早就验收合格,新建公司也按要求提交了付款申请资料,可德哈公司那边却迟迟没有动静,92万的质保金仿佛石沉大海。无奈之下,新建公司一纸诉状将德哈公司告上了法庭,并申请对德哈公司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先解封还是先付钱?调解陷入僵局
“张法官,我们现在不是不想付钱,公司账户被冻结了,我们没钱可付呀!得先解除保全才行!”调解室里,德哈公司的负责人陈勇(化名)向承办法官无奈地说道。
“现在要是解封了,万一你转移财产呢,我们岂不是到头来什么也拿不到了!钱不到账,解封免谈!” 新建公司的张强立刻接话道。
一时间,调解陷入了“钱到账再解封”与“不解封就没钱付”的僵局。
看着眼前的双方,承办法官心里清楚:化解双方之间的矛盾并非易事,即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后续也不排除会进入执行程序,德哈公司还要负担一笔不少的执行费用,耗时耗力,甚至还可能产生新的矛盾。
“有没有更直接、更有效的办法,能一步到位解决问题?”回到办公室后,承办法官陷入了沉思,并再次仔细翻阅卷宗、查阅资料,试图寻找新的破题思路。
执前划扣破局 纠纷圆满化解
思索中,承办法官将视线落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立审执协调配合推动矛盾纠纷执前化解的工作指引》上。当读到“探索保全财产直接扣划”时,承办法官眼前一亮:立审执协调配合,这个办法好!
承办法官迅速拨通了执行局同事的电话,就执前划扣存在的潜在风险、审查要点、衔接流程等进行了细致的沟通,确认执前划扣在该案中具有可实施性。
“现在有一个执前划扣的法子,或许可以解决当下的问题!”几天后,承办法官将双方又约到了调解室,并详细解读了执前划扣相关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在保全阶段,如果你们双方同意,法院会先将案涉款项从德哈公司被冻结账户中划扣到法院专门账户,然后再由法院转给新建公司。这样一来,也不用先解封账户,同时又能确保款项到位。”
“直接从冻结的账户划走?不用我们这边先解封再付,那边也不用担心付了钱解不了封?”“对,就是这个意思!”承办法官肯定地回答。
“如果真能这样操作,确实解决了我们最大的顾虑!我们同意!”陈勇立刻回答道。“我们也同意!”张强附和道。
很快,双方弥合了分歧,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了调解协议。
款项顺利到账 原被告同赠锦旗
几天后,当看到92万元已顺利转至法院专门账户时,张强长舒了一口气,连日来的焦虑一扫而空。
几乎同时,陈勇也接到了公司财务的通知:经新建公司申请,法院已经解除了对德哈公司账户的冻结。很快,新建公司便收到了法院转付的全部质保金款项。“真没想到这么快!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张强在电话里难掩激动。
结案后不久,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新建公司和德哈公司的负责人不约而同地来到了法院,将两面鲜红的锦旗送到了承办法官手里。
“当事人利益挂心头立审执协调解民忧”——锦旗上的几个大字,道出了双方共同的心声。这场因质保金引发的纠纷,最终在“执行立案前保全扣划措施”这把创新“钥匙”的转动下,画下了圆满句号。
通讯员 张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