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世界过敏周 | 动辄上千元的“鼻炎针”是鼻炎克星吗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6-30 19:26:00

2025年6月29日至7月5日是“2025世界过敏周(World allergy week 2025)”,今年的主题是“严重过敏反应:扼威胁于未然!(Anaphylaxis: A Preventable Threat)”。6月30日,记者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大型公益义诊活动中了解到,夏季防过敏要特别注意螨虫、霉菌的侵袭。同时易过敏人群在吃应季水果如芒果、菠萝、西瓜时都要小心。另外专家提醒,如今网络火爆的“鼻炎针”本质是一种针对炎症反应的生物制剂,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但不建议患者自行盲目跟风使用。

“主任,我一年四季鼻子都痒痒得不行,有没有什么好方法?”“主任,孩子吃东西过敏发作的时候感觉都喘不上气,这么严重该怎么办啊?”……6月30日一早,江苏省人民医院门诊大厅义诊现场许多患者正有序排队等待咨询。

今年的过敏周主题是“严重过敏反应”,何为“严重过敏”?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主委,江苏省人民医院过敏诊疗中心/变态反应(过敏)科主任程雷表示,严重过敏反应诱因存在显著年龄差异,儿童群体中牛奶、鸡蛋、小麦是最常见的食物诱因,成人群体主要以药物(抗生素、造影剂、某些中药成分)占比高。在环境因素中,花粉浓度升高与大风天气加剧了上呼吸道过敏向哮喘进展的风险。需要警惕的是,非典型过敏原案例不断涌现。湖北一名女子仅食用两颗杨梅便引发严重过敏反应,双眼肿胀如“悲伤蛙”,而浙江一名高度过敏体质患者甚至对淘米水产生过敏反应。

程雷教授还指出,严重过敏反应具有一定的可预防性,包括科学防控的三重防线。第一重防线是风险规避,严格避免过敏原是预防基石。按有关规定预包装食品需标注九大常见致敏食物(牛奶、鸡蛋、花生、坚果、鱼类、甲壳类、小麦、大豆、芝麻),并且应严格注意餐饮业交叉污染的风险。第二重防线是科学有效的急救干预,肾上腺素是首选急救药物,但目前我国使用率极低。最后是第三重防线,即进行源头干预。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脱敏)被证明可改变疾病自然进程,通过3年以上规范化脱敏治疗,不仅能减少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发作频率,更能阻止过敏进程从鼻炎向哮喘进展。

记者注意到,动辄上千元的“鼻炎针”也是现场很多患者咨询的“网红”,那么所谓“鼻炎针”是啥,究竟是不是狙击鼻炎的神器呢?程雷教授解释,所谓“鼻炎针”的概念并不是某种明确的治疗手段。实际上市民口中的“鼻炎针”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在疼痛科进行的蝶腭神经节阻滞,通过超声或CT引导用药物进行阻断。与此同时,还有一种“鼻炎针”是指药物治疗中的生物制剂,即单克隆抗体。专家解释,过敏性疾病本质上属于二型炎症,因此单抗通过识别并结合特定的靶点,从而阻断关键炎症因子的信号通路,可抑制炎症反应。不过专家也提醒,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各自的适应症、禁忌证和优缺点。因此,不建议患者盲目跟风或迷信哪种治疗方式。

南京即将迈入盛夏时节,不少市民认为过了春季这个“过敏最强月”就放松了警惕。对此程雷教授特别提醒,其实从春季到梅雨季、盛夏季节,过敏原持续不断。“7月中下旬到8月初开始大量的杂草花粉像蒿草花粉、藤草花粉、绿草花粉等开始大量飘散。与此同时,螨虫也在此时大量繁殖,梅雨季许多霉菌滋生,都需要引起注意。另外,应季水果比如芒果、菠萝甚至西瓜都可能产生过敏反应。”

那么此时该如何更好地将过敏“拒之门外”?程雷教授也支了几招。“霉菌螨虫过敏都与高温高湿环境相关。我们建议在室内开空调时先把温度调到21℃-22℃,达到目标温度后将空调的模式调为除湿,可以抑制螨虫和霉菌的高速繁殖。床上用品要养成及时换洗的习惯,清洗后保证干燥。”

通讯员 顾子君 吕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