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边无射线ERCP,成功救治7旬急性胆管炎患者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16 15:42:00
7旬老人突发急性胆管炎,合并多种疾病无法麻醉,但又需要进行ERCP治疗,情况十分危急。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医学中心符强副主任医师行床边无射线ERCP,打通了患者的“生命通道”!
老人突发急性胆管炎,情况危急
前些天,73岁的李奶奶(化名)突发右上腹剧烈绞痛,疼痛持续加剧。3个小时,老人出现剧烈寒战、高热,体温最高达40.0℃,全身大汗淋漓。家属发现时,老人皮肤、巩膜明显发黄,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极度乏力、头晕、心悸、全身湿冷,还多次呕吐出胆汁样物,尿量也明显减少,家属赶紧带老人到南医大二附院迈皋桥院区急诊。
李奶奶到达二附院迈皋桥院区急诊已是凌晨,通过CT检查显示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急诊科茆铭医生赶紧联系消化医学中心符强副主任医师会诊,并将老人收住入院。
“特殊体质”遇上危急病情
李奶奶入院后,医生检查发现老人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有急性脑梗死、系统性红斑狼疮、房颤病史,属于麻醉禁忌症。老人还长期口服抗凝药激素,同时对造影剂过敏。但常规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前需要停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同时需要X线透视引导和造影剂辅助。
老人的检查结果让医生陷入两难。患者胆囊明显肿大,炎症指标是正常值的10倍,再不解除梗阻可能发生胆囊穿孔。时间就是生命,经过多学科会诊,符强副主任医师做出一个大胆决定,实施无射线、无造影剂的床边胆胰管支架置入术。
黑暗中“盲穿”,打通生命通道
手术中,没有往常的X射线辅助,取而代之的是内镜显示器上放大的十二指肠乳头图像,“就像在黑暗中穿针引线”。符强全神贯注地操控着十二指肠镜,凭借丰富的经验寻找胆管开口。在医护人员的通力配合下,胰管支架,胆道支架被精准释放,淤积的脓性胆汁立即涌出,胆囊压力随之骤降。整个手术仅用时25分钟,李奶奶的疼痛即刻缓解。
术后复查显示,李奶奶的炎症指标在48小时内下降了80%,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术后一周,老人康复出院。“现在我能吃能睡,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感谢二附院消化团队精湛的技术和体贴温馨的护理。”李奶奶感激地说。
创新技术,让高龄患者从中受益
符强表示,这是二附院迈皋桥院区首例完全无放射线的胆道支架置入术,该技术突破了传统ERCP对X线设备的依赖,为高龄、造影剂过敏、孕妇等特殊人群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目前,医院已将此技术纳入高龄高危胆道疾病诊疗规范,未来还将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这项新技术将让更多老年患者从中受益。
通讯员:张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万惠娟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