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荟聚长三角智慧,领药学发展新篇 第一届长三角临床药学创新发展论坛圆满举行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21 11:39:00

当临床药学迈入精准化、智能化、协同化的深水区,一场汇聚长三角智慧、引领行业变革的学术盛宴拉开帷幕。7月18至20日,由中国药科大学、《药学进展》编委会主办,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承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慢病防治分会协办的第一届长三角临床药学创新发展论坛在江苏常州盛大召开。

这场以“精准用药,智慧药学”为主题的学术盛会,不仅是长三角临床药学领域的首次跨区域协同对话,更是深耕药学教育、推动科研转化、引领行业升级的使命践行。以学术为桥,聚创新之力,长三角临床药学领域专家、学者,正为新时代临床药学高质量发展锚定航向。

以顶层设计绘就药学发展新蓝图

主会场以“创新・融合・智领药学发展”为主题,汇聚国内药学领域顶尖专家学者,从战略视野、技术前沿到实践落地,构建全维度学术对话平台。

7月19日上午8:30,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帷幕。大会由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唐风雷教授主持,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姚和权教授、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领导及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华飞教授共同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

中国药科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姚和权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作为药学领域唯一“双一流”院校,中国药科大学正构建以“药学+X”为牵引的“现代药学2.0学科体系”,通过建立基础医学与临床药学学院、布局附属医院、申请临床医学专业等举措,深化临床需求与药学教育、科研的融合。他强调,医药领域的突破离不开“医药结合、医工交叉”,而长三角作为医药资源高地,亟需搭建高质量交流平台。学校主办的《药学进展》杂志也在向兼顾临床药学的多元化方向转型,期待以论坛为起点,推动跨学科交流与人才培养,为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领导在致辞中表示:临床药学是现代医疗体系的核心支柱,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升医疗质量、优化卫生资源至关重要。在“健康中国”战略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本次论坛为长三角乃至全国药学同仁搭建了共商发展、共享成果、共促进步的高端平台,意义重大。他介绍,常州市正积极推动药学服务模式转型:一是强化价值导向,引导医疗机构将药学服务重心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服务;二是拥抱数字变革,支持智慧药房、处方前置审核等信息化建设;三是拓展服务边界,探索慢病用药管理、居家药学服务等新模式。领导表示,期待将论坛成果转化为推动常州临床药学发展的具体行动,打造药学服务“常州样板”,携手推动长三角临床药学向更高水平迈进。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华飞教授在致辞中首先感谢与会嘉宾、学者在盛夏七月齐聚龙城,并代表承办单位向论坛开幕致以祝贺。华书记表示:作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始终重视药学学科建设,与中国药科大学等顶尖学府紧密合作,在临床药师队伍建设、个体化用药等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他强调,长三角论坛应肩负三大使命——成为探讨精准用药、智慧药学等前沿热点的主阵地,推动药学与多学科融合的孵化器,以及凝聚区域协同、资源共享共识的创新廊道。期待借此次论坛汲取真知,为区域药学发展注入动能。

在随后举行的第一届长三角临床药学创新发展论坛首站启幕暨长三角医药工业与临床药学学术交流平台启动仪式中,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华飞教授、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姚和权教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游一中教授、《药学进展》执行主编陆涛教授、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黄星辉先生共同按下启动键,宣告第一届长三角临床药学创新发展论坛首站启幕,长三角医药工业与临床药学学术交流平台正式启动,标志着长三角首个汇聚学科、产业与临床资源、贯通“研发—落地—育才”全链条的智慧药学协同平台正式启航。

随后,大会进入主题报告阶段。北京协和医院朱珠教授以“聚焦专业,展示药师行业名片”为题,勾勒新时代药师的角色定位与价值坐标,展现大会对药学人才队伍建设的深切关注。该环节由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游一中教授主持。

上海中医药大学陈红专副校长聚焦“细胞治疗的创新发展和科学监管”,解析前沿疗法的技术突破与规范边界,呼应“以科技创新驱动药学进步”的理念。主持人为浙江大学药学院应美丹教授。

紧随其后,中国药科大学廖俊教授带来“大语言模型如何重塑临床药学研究之路”的前瞻分享,探索人工智能与药学研究的融合新可能。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谢海棠教授进行主持。

讨论环节由《药学进展》执行主编陆涛教授主持,他以“健康中国战略与医药产业结构性调整”为背景开场,指出在医药行业从高速增长转向深度转型的关键期,人工智能正为产业注入全新动能。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对药学创新发展带来了哪些机遇?”这一核心议题,四位嘉宾从不同维度展开深度探讨:上海中医药大学陈红专副校长结合中医药与肿瘤药理学研究实践,分享了人工智能在交叉学科研究中的应用突破;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领导从监管视角,解析了人工智能在药品管理、疗效评价等方面的赋能价值;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唐风雷副院长聚焦医院场景,阐述了人工智能在成本管控、不良反应监测等实际工作中的实践获益;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黄星辉副会长则立足医药工业与医疗机构的协同,探讨了人工智能对产业创新的推动作用。这场跨领域对话汇聚政产学研多方智慧,既回应了行业痛点,又勾勒出实践路径,其“问题导向—跨界对话—解决方案”的设计,正是“学术服务产业,创新赋能临床”理念的生动实践。

讨论环节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药科大学王广基教授压轴登场。作为我国药物代谢动力学学科奠基人之一,王院士深耕药物代谢动力学新理论、新方法研究,在推动创新药物研发与药品临床评价领域贡献卓越。此次论坛王院士以“基因和细胞药物药代/药效及成药性研究”为题,系统阐述了前沿药物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关键科学问题。其分享既展现了学科奠基者的全局视野,又以前瞻性洞见为行业指明了攻坚方向。为论坛注入顶尖学术力量的同时,更深刻诠释了“创新・融合・智领”的论坛内核。

常州市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薛晖对上午主会场内容进行总结。主会场围绕“创新・融合・智领药学发展”的探讨,已为长三角临床药学协同发展锚定方向。

以多维实践拓展药学服务新边界

六大分会场紧扣“精准协同、科研转化、数字驱动、智慧创新、科普共享、评价变革”六大关键词,在主会场战略引领下形成多点突破、全域覆盖的格局,如脉络延伸至临床药学服务的全场景,让“创新・融合・智领”的理念落地为可感知的实践路径。

分会场一以“精准・协同・提升临床药学服务价值”为核心,将DRGs/DIP/VBP背景下的围术期药径模式、慢性气道疾病药物管理等实践难题置于聚光灯下。与会专家深入拆解“从政策要求到临床落地”的转化逻辑,而“个体化用药如何结合精准医学落地”“多学科协作如何优化慢性病管理”的讨论,则让个体化用药的研究成果有机会成为可复制的服务方案。

分会场二聚焦“实践・协作・推动临床药学科研转化”,从医院药学科研思路,到整合质谱快检技术,再到数学建模在中成药评价中的实践,嘉宾们沿着“基础研究—技术突破—临床验证”的链条层层深入。围绕“科研转化的挑战与跨学科合作”的讨论,更让“从实验室到病床”的转化路径愈发清晰。

分会场三以“循证・转化・数字化驱动医院药事管理”为主题,汇聚医院药事管理领域的多位专家,共同讨论数字化如何驱动医院药事管理这一议题。创新实践推动药学提质增效、国谈药品智慧化管理探索、DRG组药品精细化分析系统等议题,专家们提出将大数据、循证药学等工具融入药事管理全流程。

分会场四深耕“智慧・创新・构建临床药学服务新模式”,与会嘉宾积极分享AI算法临床应用、大语言模型在药学领域的实践、AI驱动多中心协同创新等精彩观点,展示了如何将技术创新植入服务场景、技术如何打破地域壁垒,让“智慧药学”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变革。

药学科普如何实践?如何做好高品质科普,提升慢病管理成效?分会场五的专家学者围绕“科普・共享・提升慢病管理与居家药学服务能力”展开讨论。用药错误识别与报告、家庭药师居家服务规范,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公众易懂的健康指南。

分会场六聚焦“变革・合作・推动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发展”,AI赋能药品评价、中医药经济学评价进展等讨论主题,为评价体系注入科技与循证的双重力量。围绕“抗肿瘤药物退选评价”“药品使用质量管理”的分享,更让“评价—管理—优化”的闭环逐步成型,为药学服务提质增效筑牢根基。

六大分会场如同六条支流,循着“实践—创新—协同”的脉络奔涌,最终汇入推动长三角临床药学一体化发展的主航道,共同勾勒出与会专家、学者对行业生态的系统性思考。

以长三角为起点,共筑特色药学发展高地

本次论坛的举办,是对长三角临床药学创新成果的一次全景扫描。从王广基院士对基因和细胞药物成药性的深度解析,到青年学者对AI算法临床应用、大语言模型重塑研究路径的前瞻观点,每一场分享都聚焦创新内核。各方凝心聚力、协同联动,共同实践了政产学研医五位一体深度融合的路径,有力彰显了紧扣产学研医用深度协同的办会理念。

作为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慢病防治分会副会长单位,上海常笑健康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承担本次论坛的会务及技术支持工作。常笑健康以数字化赋能医疗健康生态的探索实践,为论坛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与服务支撑。

公司深耕多场景医药营销服务体系,深度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为医药企业提供涵盖品牌战略规划、数字化传播、精准市场调研、患者教育等多元场景的全链路解决方案;在学术生态建设领域,公司凭借多年行业服务经验,通过智能会务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转、多端直播技术的全域覆盖及专业学术内容运营,构建起跨区域知识共享平台,有力推动医学前沿成果的广泛传播与行业学术生态的持续优化。

盛夏的常州见证了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交融,而常笑健康也将以此次论坛为新起点,持续发挥副会长单位的行业纽带作用,进一步深化学术服务能力与跨界协同效能,让长三角临床药学的创新星火借由数字化赋能燎原,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朱建军 张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