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宝宝出生3天命悬一线,常州市儿童医院ECMO技术抢命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22 18:03:00

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的英文简称,它代表一个医院、地区的危重症急救水平。ECMO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适应用于心脏移植、肺移植以及心肺联合移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栓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透明膜病、急性心衰等。近日,常州市儿童医院成功运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抢救了一名刚出生3天的新生宝宝。

宝宝刚出生就遭遇“生命危险”

7月9日下午,瑞瑞(化名)在当地医院出生,因为妈妈患有妊娠高血压、妊娠高血糖、肥胖等,瑞瑞先天不足,出生后不久,她就开始出现气促、呻吟、口吐白沫、全身青紫等严重表现。当地医院紧急邀请常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进行转运,以寻求进一步救治。

时间就是生命,常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转运团队即刻出发,副主任医师陆琴判断瑞瑞已经陷入呼吸窘迫,在紧急为孩子气管插管、吸机辅助通气的同时,一路护送瑞瑞转入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病房。

科主任李红新边指挥医务人员迅速抢救边为孩子完善检查。很快,瑞瑞被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Ⅱ型呼吸衰竭、新生儿重度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气胸等,同时她还存在心房间隔缺损、新生儿肺炎等疾病。

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迅速投入战斗,给予高频呼吸机辅助通气、一氧化氮吸入治疗、胸腔闭式引流等一系列抢救后,瑞瑞的情况仍不容乐观,甚至出现了血压骤降、全身紫绀,血氧饱和度最低降到40%的严重缺氧表现(正常值95-100%),小生命一度陷入危险。

多学科急救团队紧急集合,多次商议后,决定采用ECMO技术来救治这个垂危的小生命。

常州ECMO救治“最小患儿”

7月12日是周末,但是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的病房却紧张而忙碌。由近二十位专家组成的多学科专家团队汇聚一堂,共同为救治瑞瑞而努力。

ECMO置管手术由心脏中心张伟主任主刀进行,重症医学科李亚民主任负责ECMO支持期间孩子的生命支持,麻醉科姜胜奇主任精准把控麻醉深度与生命体征监测配合ECMO抢救,新生儿科李红新主任则带领团队统筹围手术期的护理与康复。

7月12日16时15分,大家各司其职,开始手术置管和预冲管路,现场紧张而严谨。大家屏气凝神,全力以赴。1小时45分钟后,随着穿刺导管和ECMO设备的连接运转,ECMO在瑞瑞身上成功运行起来。ECMO帮助瑞瑞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氧合后再注入孩子的循环系统,瑞瑞的血氧饱和度很快恢复了正常范围。

在ECMO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并未放松警惕,始终守护在孩子身边,实时监测各项生命指标,根据病情变化动态调整治疗参数,帮助孩子的心肺功能逐渐改善。

72小时“生死时速”成功抢救

为了早日撤离ECMO,经过多学科会诊,7月14日下午,呼吸科医疗团队为瑞瑞实施了纤维支气管镜手术,成功清除了气道内的分泌物,为撤离ECMO做好前期准备,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

7月15日下午,经过72小时的ECMO生命支持及后续治疗,瑞瑞的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多学科团队综合评估后,顺利为瑞瑞撤离了ECMO设备。

7月16日,瑞瑞的血氧饱和度稳定在正常范围,生命指标进一步好转,医务人员为她顺利撤离了呼吸机。

目前孩子生命体征稳定,正在进一步康复中。

据悉,这是常州市首次通过ECMO技术,成功抢救危重症新生儿。从急救转运时的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到高难度ECMO操作的团队配合,每一个环节都代表着三甲儿童医院的公益社会责任和常州全市儿童急救技术、急救能力的飞速发展。

杨小霞 张春艳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