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肿瘤医院“三乡行”走进响水,大专家家门口坐诊,让大病诊疗更安心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9 16:24:00
9月26日的响水,秋意渐浓却暖意涌动。江苏省肿瘤医院“三乡行”公益医疗行动如约而至,将优质肿瘤诊疗资源送到百姓“家门口”。在响水县人民医院,专家团队忙着义诊、多学科会诊(MDT)、联合查房;在小尖镇,医护人员则开展甲状腺乳腺筛查、科普宣讲。从疑难病例“把脉”到健康知识普及,从门诊义诊到病房巡诊,这场公益行动让响水百姓不用奔波南京,就能享受到省级专家的诊疗服务,不少参与群众直呼:“有大专家在,在家门口看病心里特别踏实!”
家门口的温暖相遇:义诊现场的“粉丝”与师生情
清晨7点多,响水县人民医院门诊楼前已排起长队,拎着病历本、抱着检查片子的百姓里,69岁的才喜良来得格外早。他手中紧攥着一叠厚厚的资料——肠癌、肺癌的治疗记录与复查报告,只为等一个人:江苏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周国仁教授。
“我是周院长的‘老粉丝’!”原本不善言辞的才喜良,提起周国仁便打开了话匣子。2017年,一向硬朗的他因频繁腹泻、黑便确诊肠癌,术后在家人建议下专程到南京找周国仁做后续治疗;没想到复查时,一次咳嗽又查出肺癌,“当时慌得不行,是周院长劝我‘别害怕,咱们一步步来’。”2020年,他在省肿瘤医院完成肺癌手术,此后每年坚持到南京复查,周国仁的随访从未间断。“住院时他每天7点多就到病区,挨个问病人恢复情况,特别细心。”才喜良指着自己的气色,语气满是感激,“你看我现在体力多好,今天一个人来的!以前去南京要坐几小时车,现在家门口见他,更亲切了。”
义诊现场的另一角,76岁的陈宝淮老人握着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何建华的手,连说“好久不见”—— 两人是跨越数十年的师生。“何建华上学时爱学习、成绩好,如今成了大医院医生,我为他自豪!”陈宝淮说,几年前自己生病时第一时间想到这位学生,“从手术方案到后期治疗,他都安排得明明白白,跟家人一样。”“陈老师当年教我踏实做事,现在能护他健康,是我该做的。”何建华的话朴实真诚。这场“师生重逢”成了义诊最暖的注脚:优质医疗不仅是技术传递,更是情感的联结。
精准破解大病难题:MDT与联合查房的专业力量
对基层百姓而言,复杂大病的诊疗往往是“心头难”,而此次行动中,MDT会诊与联合查房正为这类难题给出“精准答案”。
“医生,我爱人查出子宫内膜癌,可她有房颤、肺上还有占位,能手术吗?”义诊现场,卢女士的爱人拿着报告,语气焦急又无助。59岁的卢女士确诊后想尽快手术,却因基础病与肺部异常陷入两难。“这例病例需要 MDT 集体智慧!”省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医师邓斐当机立断,迅速联系该院影像中心、胸外科专家共同研判。
影像中心主任医师康铮仔细查看影像后提出:“肺部孤立结节倾向考虑良性结节,硬化性肺泡细胞瘤可能,但有恶性肿瘤病史,要排除转移。”胸外科专家张治则从风险角度分析:“绝不能贸然开刀!若为转移灶,分期不同,治疗原则就不同。”经过细致讨论,专家们最终达成一致:先安排PET-CT与穿刺活检,明确肺部占位性质后再定治疗方案。 “之前跑了好几家医院没准话,现在大专家一起商量,终于有底了!”卢女士的爱人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
“用免疫治疗联合放化疗,但化疗次数能减就减,减少点副作用。”除了MDT,专家团队还与当地医生开展联合查房,为肿瘤晚期患者调整“减痛方案”。77岁的马先生是晚期肺癌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此次住院只为缓解症状。省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医师叶劲军走进病房,握着他的手询问:“最近咳嗽吗?有没有没力气?”查看报告后,他建议:“用免疫治疗联合放化疗,但化疗次数能减就减,少受点副作用。现在精准治疗下,晚期肺癌5年生存期能到30%-40%,咱们先把痛苦降下去。”
另一间病房里,77岁的李先生正被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疼痛困扰。叶劲军与该院影像中心副主任医师白晨光查看骨扫描片子后叮嘱:“缓解疼痛是首要任务,但老李年纪大,肾功能可能偏弱,选药要避开肾毒性,剂量也得精准算。”他还现场提醒当地医生:“骨转移有4个主要不良事件,要监测血钙、肾功能,定期复查。”这场查房不仅帮患者调整了方案,更通过“传帮带”提升了基层医生的诊疗能力。
健康守护再延伸:科普进乡镇与公益初心
“大家知道肺癌早期有啥症状吗?持续咳嗽超过 3 周,可得当心了!” 在小尖镇的活动现场,省肿瘤医院110区护士长、副主任护师董高悦的“关爱肺健康”讲座,吸引了不少村民驻足。比起“治病”,“防病”是更长远的守护,而科普正是将“预防意识”送到百姓身边的关键。
董高悦用通俗的语言,拆解了肺癌的4个 “早期信号”:普通感冒咳嗽 1-2 周会缓解,若干咳持续 2-3 周甚至痰中带血,是身体的 “警报声”;爬楼梯喘得像跑马拉松、胸口固定疼痛,别当 “年纪大体力差”,可能是肺部“求救信号”;同一部位反复肺炎,光吃消炎药没用,需排查肿瘤;没刻意减肥却3个月掉秤 10%、总觉得累,可能是癌细胞 “抢营养”,得及时检查。“以前不知道这些,今天听了心里有谱了!” 村民王阿姨的话,道出了不少人的感受。
当天的公益行动从清晨持续到中午,据统计,专家团队共为 300余名百姓提供义诊,完成100余人次甲状腺、乳腺筛查,还开展了MDT会诊、联合查房与科普讲座。“以前看大病要往南京跑,现在省了路费住宿费,还能和专家面对面聊病情!”“专家又专业又亲切,对治疗更有信心了!”百姓的称赞,是对行动最好的认可。
“‘三乡行’已持续好几个月,始终抱着‘优质医疗下沉、守护基层健康’的初心。” 江苏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周国仁说,“我们希望通过多种形式,把省级资源送到老百姓身边,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放心的医疗服务。”
这场 “家门口的专家诊疗”,不仅解决了当下的健康难题,更传递了长久的 “健康安心”—— 这既是 “三乡行” 最珍贵的馈赠,也是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的生动实践。
通讯员 吴梦然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惠娟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