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邀您上南医|1980级校友王存玉:坚持下去,不要放弃!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01 19:12:00
学医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学医苦不苦?值不值?临床和科研有什么样的区别……由南京医科大学本科招办联合扬子晚报招考部落联合推出“院士邀您上南医”系列重磅招生访谈,南医大院士校友们的奇“医”人生,堪称“行走的招生简章”。若你有志于医学,让我们一起听听“过来人”怎么说。
王存玉,南京医科大学1980级校友。凭借着在肿瘤学和口腔学领域的突出贡献,2011年,他当选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这是美国国家医学院30年来首次将“院士”称号授予来自中国大陆的华裔科学家。2013年,王存玉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40多年向医学研究顶峰攀登,这位中美“双料”院士总结八字信条:坚持下去,不要放弃。
“我们那个年代,做医生真的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对我来说很关键的是,我的老师对我影响很大。”王存玉告诉记者,大学期间,学医有很多迷茫,是南医大的老师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自己的兴趣。
“我还记得曾焕隆老师,考试时他总出几道英文题。我英文比较好,能看英文专著,所以这些英文题我总是能答出来,让我很有信心。包括上临床的时候,老师们提出的一些问题让我总想去探索。所以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我下决心继续深造,考取了北京医科大学(现北大医学部)口腔临床博士。”王存玉说,他是班上唯一一个考上北医口腔的,老师们也都在打听“谁叫王存玉”。
1990年,王存玉前往美国继续深造。因为语言不通,王存玉在美国遇到了困难。“英文不好嘛,美国人都看不起你。但我就是不服输,你说我不行,我偏要行。”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王存玉坚持不懈,不仅在美国学业有成,并于1999年在密歇根大学建立了自己独立的研究所。现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牙学院副院长、口腔生物学和医学系主任、讲习教授。另外,他还带领一众博士后投身科研,从事肿瘤干细胞研究以及抗肿瘤靶向原创药物的开发和临床转化。
面对有志于学医的青年学生,王存玉说,“学医不仅要会读书、会学习,更要有一双灵巧的手。”学医路漫漫,他勉励同学们,挫折总会有的,通过学习、思考,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说不定还会有新的发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少年志编辑 刘梦琦
视频 李想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