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

“感谢校园‘守护者’,你们让这座城有了家的温度”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08 22:26:00

暑假来临,毕业生搬离宿舍。南京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公众号“南大育教”发布了几位毕业生给学校宿管阿姨、食堂大叔等“校园守护者”写下的情真意切的临别信,回忆中最动人的校园场景被尽情书写。

“您从不吝啬,不会颠勺大法反而盛得满满的,让我吃得满足又开心。”“你们的千叮万嘱,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让我们意识到你们的关心和叮嘱早已成了我们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字为思,寄情于信。笔尖划过纸面,从食堂叔叔一勺满满的辣子鸡,到宿管阿姨温暖的关怀,对校园“守护者”的感恩与不舍折成纸船,驶向记忆的长河。

几年来,最难忘的大学记忆,都与这些爱护息息相关。医学院2020级口腔医学专业的王欣月说:“有次我在电话里和爸妈吵架,红着眼睛回来时您什么也没问,只是塞给我一个刚烤好的红薯。那口甜糯的滋味,让我第一次觉得,这座陌生的城市有了家的温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徐永康说:“宿舍楼下的小黑板上,总会出现您用粉笔写的温馨提示:降温记得添衣、雨天带伞、考试加油……这些温暖的提示语,成为了我们科研道路上最温暖的风景。”

时间如此奇妙。打饭短短的一分钟,也会在日复一日的相处里,催化出无需多言的默契。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李昌辉最惦记的,是南大仙林校区四食堂“大众美食”窗口的打饭叔叔:“每次不用我说,您就知道我肯定是点3毛米饭、喜欢吃辣子鸡。”而一句简单的再见,五年后变得难以说出口。“终于要跟您说一声再见,才发现这两个字原来这么难说出口。我会一直带着您教会我的善意与包容,走向更远的地方。”

纸短情长,文字终有尽时,但字里行间的牵挂与祝福,早已落在每个共同走过青春岁月的人心中。我们保留了同学们三封信件的原貌,一起来看看他们在南京大学求学期间“温暖的牵挂”——


实习生  王淑静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