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程师到“守护者”:智变者魏志刚的十年AI征程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5 17:00:00
南京建邺高新区的龙熙大厦,一直是科技创业者心仪的起点。近几年,随着新城科技园区的快速崛起,不少高科技企业领军人物也纷纷选择在这里扎根,星云科技的创始人魏志刚正是其中之一。从摩托罗拉的通讯工程师,到专注于人工智能应用的科技企业掌舵人,魏志刚的创业征程,紧扣着时代脉搏和行业方向,凭借坚定的国产化信念、清晰的战略规划和对“有温度的科技”的执着追求,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闯出了一片独特天地。十年时间,他带领星云科技从微软亚洲研究院孵化器里的“单打独斗”,成长为深耕智慧校园与智慧司法两大核心板块的科技企业。而这一切的起点,源于他对行业趋势的精准判断与对国产化道路的坚定选择。
洞察趋势:国产化是初心,更是方向
魏志刚的创业想法,并非一时兴起。回想起最初,在摩托罗拉任职期间,他从通讯工程师逐步晋升至管理层,这段经历不仅让他具备了国际视野,更让他见证了国产企业替代外资企业的行业变革——曾经占据中国运营商设备市场主导地位的摩托罗拉,最终被华为、中兴等国产企业超越。“从那时起,我就判断国产化是必然趋势。”这份对时代脉搏的洞察,成为他日后创业的核心信念。
在上海工作时,办公室毗邻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地理优势,让他率先接触到AI语音识别、AI视觉等前沿技术。而2014年在南京大学商学院EMBA深造期间完成的毕业论文,则为他的创业构想奠定了理论基础。彼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席卷全国,导师的一句“你可以创业了!”是对他莫大的鼓励与驱动。而魏志刚敏锐地意识到,属于AI应用的时代即将到来。
为了确定具体的创业方向,他专程前往北京中关村,深入调研谷歌、微软及多家神经网络公司。在综合考量“未来趋势、技术成熟度、国家政策”三大要素后,他做出了一个关键决策:放弃基于微软的成熟技术,选择从国产化技术起步。“当时很多人怀疑国产技术的能力,但我知道,这一步如果踩错,创业从一开始就会失去方向。”正是这份对国产化的坚定信念,让他在创业初期便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荒野之路”。
谋定后动:战略清晰,方能行稳致远
“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有章法,这样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才会增强。”魏志刚始终将“谋定而后动”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准则。创业初期,他并未急于推进项目,而是用大量时间奔波调研,撰写商业计划书,从技术路线到市场定位,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复论证。严谨的态度、科学理论的指导,让星云科技的每一步发展都“踩在时代的节奏里”——从1个人的探索期,到2个人的验证期,再到如今科技企业的稳定发展期,星云始终保持着稳健的成长节奏。
过去十年,星云科技始终聚焦AI视觉领域。“去年做了整体的新的战略规划,未来十年不会动,目标是缔造无限数智世界。”面对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大模型等技术迭代浪潮,他没有盲目跟风调整方向,提出“行业+”的发展逻辑,将新技术与现有行业场景深度融合。“技术在不停的跟进迭代,但行业一直没变。我们专注于应用层,在最贴近客户的环节创造最大价值。”
这种清晰的定位,让星云科技在产业链中找到了独特的生存空间。魏志刚将公司定位为“产品型企业”,“你在这个行业里面一定要做到与众不同,为这个行业提供了在产业链里面独特的价值,你才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解释道,以机器人为例,顶级公司的机器人生产出来,它只解决通用性的和关键性的技术突破。其他公司要有自己清晰的定位,在生态产业链中去做定制化、行业性。而星云就是能够提供更高的价值,成为产业链领域重要的环节,“进入这个生态链,这样就有了自己的盈利模式。”
应用为王:能落地的技术,才真正有温度
“服务至上,应用为王”,这是魏志刚在创业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核心理念,也是星云科技发展的行动指南。“做PPT的很多,但是你真正能把PPT内容变成现实,才是真的厉害。”魏志刚笑着说道。早年,公司曾涉足云计算大数据领域,曾经“浮躁”的他得到的是惨痛的教训。投入大量资源研发出一款性能比肩国外产品的高速服务器,却缺乏配套的应用管理软件,只能通过专家敲命令调试,根本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那次教训让我明白,再先进的技术,不能落地应用就是‘空中楼阁’,只有给客户创造价值,技术才有意义。”
自此,魏志刚带领星云科技彻底聚焦应用落地,坚持“以人为中心”的产品设计思路,致力于打造“有温度的科技产品”。在智慧校园领域,针对高校电动车管理难题,公司开发出物联网摄屏技术,通过为电动车加装标签,结合人脸识别系统,实现“人车绑定”精准管理。针对校园证件办理繁琐、成绩单统计效率低等问题,公司研发的“校证通”产品,突破自定义报表技术,可从学校数据中台自动提取信息,1:1还原表格格式,瞬间完成数万人的成绩单自动填充,实现“校园证件一网通办”。
截至目前,星云科技已与110多所高校、30多所监狱达成合作,业务覆盖智慧校园、智慧司法、园区写字楼、医院等多个领域。“我们要在这教育和司法两个领域持续深耕,把产品做透、做精。”魏志刚表示,未来十年,公司将继续以人为出发点,围绕“人工智能+”战略,在现有核心领域稳步拓展,同时探索人机协同的未来场景。“未来5-10年,人机协同会成为主流,无论是智能驾驶还是服务机器人,都要以人为本,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
科技向善:做技术背后的“守护者”
生活中的魏总是位运动爱好者,他执着、有韧性,敢于挑战各种极限运动。他曾经参加过环太湖300公里骑行赛,也多次参加了玄奘之路全球商学院戈壁挑战赛。戈15那一次,他作为南大总领队带领数十位南大EMBA学员走上戈壁,四天三夜完成121公里的无人区徒步挑战,团队也取得了成绩上的突破。在这个过程中,魏志刚的想法却有了变化,他发现,每一项赛事的背后,总是站着一批默默无闻却全力保障的志愿者团队,没有他们,根本没有赛事能够顺利进行。这促使他在接下来的很多赛事中更多地去努力做好一名志愿者,给运动员按摩、给大家递水、安排日常杂务,等等。在魏志刚看来,科技企业的价值有时候也像志愿者的价值,其目标绝不仅仅是创造商业利润,更多则要用科技去服务人,去当人们背后那个默默的守护者。“科技能让管理的效率提升的更高,但未来科技怎么让人更加感受到它的温度却是个更值得思考的问题。”魏志刚通过自己的实践给出了答案:科技向善。一款好的科技产品,如果能以人为本,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赋能,那这款产品就成功了一半。这也是他决定去做星势力这款产品的初衷。
目前魏总公司旗下三家子公司——专注数智化的星云科技、致力于组织运营管理的黑猿星势力以及深耕心理健康的星塔科技。“所有的基础功能都是免费的,星势力的定位是这样的,它起源于公益,先利他再立业,最后再终于公益。”
其中,心理健康业务的推出,源于魏志刚对社会需求的敏锐捕捉。“无论是学生还是监狱里的罪犯,心理健康需求都在增长,但传统的心理评测方式流于形式,懂心理学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心理学,专家和技术难以结合。”
为解决这一痛点,星塔聘请三位心理健康领域教授,研发出多模态心理健康评估系统。“传统量表的形式很死板,随着这几年多模态的大模型和大数据算法的发展,我们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去做多模态,这个数据源别的心理公司是没有的。”
该系统不仅保留传统量表形式,还结合学校消费数据、进出数据、停留数据等多维度信息,搭配AI情绪识别、肌肉振动技术,综合分析用户心理状态,判断用户的潜意识和表情的变化,真正做到“因人而异”的精准评估。目前,这个真实、客观、精确的心理健康评估系统产品已在多地开展试点应用。
从荒野寻路的创业者,到深耕应用的企业家,再到坚持践行公益的探索者,魏志刚用十年时间,在AI应用领域书写了属于星云科技的成长故事。就像被问及为何起名‘星云’一样,他说灵感来自星云大师——在浩瀚宇宙的星云团中,能照亮黑暗,带来光明,“我们希望公司也能像星云一样,用科技传递温度,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实习生 余韵悠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娴 袁建阳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