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热点∣为套取同事工作计划,他往菊花茶里滴入“真话水”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03 18:21:00
扬子晚报网7月3日讯(记者 郭一鹏) 只需要几滴,就能让喝下的人说出真话,得知“真话水”功效后让张某如获至宝。为了验证,同时套取工作计划,张某选择了同事小李作为试验对象,先后三次在其杯中滴入“真话水”,结果导致小李出现头晕、意识模糊等症状。而经检验,小李的尿样中检出氯硝西泮、7-氨基氯硝西泮和赛拉嗪成分。记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获悉,近日,上海静安法院发布了关于此案的一审刑事判决书,张某行为已构成欺骗他人吸毒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判决书上可见,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张某于2022年11月6日晚,与被害人小李相约在某饭店单独吃饭,在小李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其杯子里事先滴入“真话水”,后倒入菊花茶,欺骗小李饮用,后小李出现头晕、失去意识等症状,并于次日就医。经检验,小李的尿样中检出氯硝西泮、7-氨基氯硝西泮和赛拉嗪成分。经鉴定,送检小李总长5cm的头发中,距根部0-1cm段头发中检出氯硝西泮、7-氨基氯硝西泮和赛拉嗪成分。
事实上,这不是张某第一次给小李的杯中滴入“真话水”。2022年8月29日晚,张某和小李相约在上海市徐汇区单独吃饭,在小李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其杯子里事先滴入“真话水”,后倒入黄酒、啤酒等,欺骗小李饮用,后小李出现头晕、意识模糊等症状,并于同月30日、31日两次就医。2022年10月13日晚,张某和小李相约在上海市杨浦区单独吃饭,在小李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其杯子里事先滴入“真话水”,后倒入啤酒,欺骗其饮用,后小李出现头晕、呕吐等不适症状。
据悉,直至第三次出现相同的症状,小李才有所怀疑。2022年11月18日,张某被抓获归案。到案后,张某如实供述了上述犯罪事实,后翻供。可经查,被害人小李的陈述、相关就医记录、鉴定意见、监控录像、微信聊天记录及被告人的供述等证据,足以证实被告人张某明知“真话水”系违禁药品而前后三次投入被害人小李的杯子中,并欺骗小李饮用。
法院认为,张某欺骗他人吸食毒品,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欺骗他人吸毒罪。公诉机关就欺骗小李吸食毒品的三节事实指控被告人张某犯欺骗他人吸毒罪罪名成立。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张某犯欺骗他人吸毒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那么,张某为何会想到往同事杯子滴入“真话水”呢?据上海静安法院披露,张某在一次出差期间,在酒吧偶然接触到了“真话水”。介绍人说:“这个只需要几滴,让人喝下就会说真话。”这引起了张某的好奇,想要试验真假。为了套取同事小李的工作计划,他选择了小李作为试验对象。据悉,“真话水”成分为氯硝西泮、赛拉嗪,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中,氯硝西泮属于国家管制二类精神药品,兼具药品、毒品属性。(文中人物为化名)
校对 朱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