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少年志

【2025南京中招名校联播】南京市宁海中学:文化美术双创一流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06 13:03:00

随着2025年南京中考成绩揭晓,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情况,合理填报志愿,7月5日,扬子晚报特别推出“2025闪亮的未来·南京中招名校联播”系列直播,本场特别邀请南京市宁海中学校长刘宏业和副校长余萍走进直播间,为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支招。

百年名校高品质建设

文化、美术双创一流

南京市宁海中学是一所百年名校,历史可上溯到1890年张謇先生创办的“文正书院”,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历经多年沿革,学校形成了“美的教育”办学理念,追求“文化、美术双创一流”的高品质建设目标,以美立教,立美育人。

目前,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氛围浓郁,成果显著。学校拥有南京市先进教研组9个,市区名师工作室9个(市级2个、区级7个),江苏省特级、正高级教师8位、市学科带头人14位、市德育工作带头人4位,市优秀青年教师26位。刘宏业校长本人不仅是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苏教名家”培养对象,同时也是南京市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刘校长在直播中介绍,刚刚揭晓的南京市第十一届学科教学带头人评选结果,宁海中学有5位老师成功入选,目前,学校的学科带头人覆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信息、德育等11门学科,文理兼备,学科发展均衡,展现了宁海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全面的育人格局。

刘宏业校长介绍,学校文化班高考连续六年大幅推进、高位发展,今年高考成绩依旧非常亮眼,高分人群有重大突破;美术班更是群星闪耀,捷报频传。再次实现了“文化、美术”双创一流的美好愿景,从“人人上一本”走向了“人人上好一本”。

关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三大举措助力成绩突破

宁海中学一直关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余萍副校长介绍,学校围绕 “拓宽成长路径、衔接优质资源、强化实践创新” 这三个核心,形成了一套有特色、有成效的培养模式。

一是打通“高高衔接”,让科研育人扎根高校土壤。“我们和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0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机制。比如生物课的DNA提取实验,直接放在东大实验室去做;学生还能走进南大物理实验室、河海大学水利科学院,参与‘水资源保护’‘时空数据库开发’这些真实的项目。近两年,有35名学生通过‘高高合作’拿到了985、211高校的强基和综评资格,2024届更有四十多人通过综合评价录取,位居全省前十。”

二是构建“实践课程体系”,让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校的特色课程里既有无人机操控、3D 打印这些前沿技术体验,也有雾化加湿器制作、PBL 项目实验这些贴近生活的创新实践。每年有超 200 名学生参加市级以上科创赛事,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搭建了平台。

三是强化“赛事驱动”,让学科特长转化为竞争力。学校针对性开展五大学科竞赛辅导,还有全国作文大赛、外语素养大赛等专项培训。从高一的高校研学,到高二的实验室实践,再到高三的强基综评的对接,宁海中学已形成 “兴趣—能力—升学”的贯通路径,为孩子提供个性发展的沃土。

携手29中打造“共创班”

目标“人人上名校 问鼎双一流”

2024年,宁海中学再次和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签订“拔尖创新人才共创班”协议,共同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让更多宁海学子问鼎“985”“211”等优质高校。刘校长介绍,所谓“共创班”,就是同步实施二十九中课程和管理,创新共建形式。今年宁海中学将与二十九中继续深化实施四个同步——同步实施新课程改革,同步实践新高考改革,同步推进教学管理,同步分享优质资源,推进宁海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再创新高。真正实现“人人上名校,问鼎‘双一流’”的培养目标。

直播中,刘校长以宁海中学2024届共创班毕业生王星同学为例,介绍了共创班学子的培养路径。“王星同学通过综合评价考入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天元创新班。他说竞赛与高考并非对立,学校的课程安排、资源支持、风险管控都在为竞赛学生托底,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安排让他能心无旁骛地冲刺竞赛。”从化学奥赛国三到本硕博连读,王星的轨迹正是宁海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鲜活样本。选择宁海共创班,不仅是选择一所学校,一套课程体系,更是选择一群真正懂教育的人。

据悉,宁海中学新高一设置共创班、精英班、文正班三种班型。南京市中考成绩前7000名考生录取后直接编入共创班,还有剩余名额通过分班考试择优录取。

志愿填报支招>>>

刘校长介绍,今年宁海中学新高一的招生计划是:文化招收490人,美术招收230人。2024年学校文化班录取分数线为607分,全市位次为11652名,今年基于扩招考虑,录取位次预计在12000左右,12000名之前的考生可以放心填报。学校的志愿代码是1140,欢迎全市初三优秀学子报考宁海中学。

应广大家长要求,7月6号晚上7:00,学校将在校内举办一次中招咨询会,详细介绍学校的办学情况,优秀师生代表将向考生和家长介绍初高中学习方法衔接、高中班级管理经验。同时,老师还会针对孩子的学情、考情进行一对一初高衔接和志愿填报指导。“我们真诚欢迎感兴趣的考生和家长前往学校,与我们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更直观地了解学校的情况。”

学校地址:宁海路39号(近地铁4号线云南路站5号出口)。

招生办公室电话:025-83237311。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雪瑞

主播 刘梦琦

编导 徐彬雯

拍摄 吕志 罗暤 张华纬

剪辑 张华纬

美编 王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