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少年志

【2025南京中招名校联播】南京市第一中学:最早开始“一校两址”办学,连续站上新高度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06 20:36:00

随着2025年南京中考成绩的揭晓,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情况,合理填报志愿,7月5日,扬子晚报特别推出“闪亮的未来·2025南京中招名校联播”系列直播,本场我们特别邀请南京市第一中学纪委书记王越,为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支招。

办学成绩连续站上新高度,科学教育亮点频出

王越介绍,近年来,南京一中在办学成绩上连续站上新高度,学校为不同类型的同学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的课程,帮助他们制定个人的发展规划。这几年,南京一中在竞赛成绩上不断取得了突破,信息学竞赛今年有4位同学加入了江苏省省队,化学竞赛也有一位同学获得了银牌。竞赛成绩有力地支撑了同学们强基和综评的录取。去年和今年一中录取清北的同学,全部都是依靠强基录取的。今年,根据目前得到的消息,南大的强基综评录取再创新高。

近年来,学校持续深入打造科学教育品牌特色。王越介绍,全国首创新课程改革项目“院士一课堂”“江苏少年工程院”以及全国第一批的“丘成桐少年班”,都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院士一课堂”是一中特有的一个科学类的校本课程,当初设定的目标是要在五年内要邀请100位院士走进一中课堂,目前已经有60多位院士来一中开设了课程。“江苏少年工程院”是全国唯一一家省级的少年工程院,是一个高端的平台,可以接触大量的国内的顶尖学校和科研院所,给同学们科学实践提供一些机会。比如说,我们每年带最顶尖的学生到贵州天眼基地去参观学习,同时,针对不同的同学会提供不同层次的,不同类别的课程。

分层次课程,助力高考竞赛双丰收

一中的竞赛课程可以有效的支持高考,同时也对同学们进入大学以后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学校的课程安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叫卓越竞赛课程,主要是帮助大家夯实竞赛的基础,特别有天赋的同学,你就继续走下去,冲省队,冲国集,争保送,相对弱一些的同学,就及时调整方向,调整难度,备战强基综评。第二个层次是强基备考课程。我们把寒假的集训和平时每周的特训相结合,确保每个年级的比较优秀的学生在每周都能得到这样的训练。第三层次就是学科精英课程,每个年级自己组织各个学科的提优课程,它是以高考的难题或者压轴题这样一个难度来进行的。基于这样的课程设置,南京一中最终可以实现竞赛和高考成绩的双丰收。

南京一中课程丰富多彩,除了国家课程之外,学校还开设了大量的校本选修课程,有科学类、人文类、实践类、艺术类课程以及40多个学生社团,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这共同构成了同学们高中生活多彩的回忆。

填报建议:南校区招生位次5000名左右,北校区8000名左右

南京一中在南京市最先开展“一校两址”办学,至今已经有五年了,办学成绩有目共睹。北校区已经有了两届高三毕业生,可以说是一届比一届好。今年是第三届毕业生,可以说比去年还要更好。成绩的取得源于南北两校区的一体化管理。南北校区所有的学科备课组一直坚持统一备课,统一自编学案,自编作业,统一进行考试,统一设置学生活动。

今年一中南校区招收的学生普高是540人,国际部招50人,北校区招收720人,合在一起普高学生是1260人,加上国际部是1310人,是南京市招收学校最多的高中。预估大概今年南校区的招生位次大概在5000名左右,北校区在8000名左右。欢迎大家带着分数短信到学校南北校区的招办和老师进行面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主播 刘梦琦

拍摄 吴伟龙 吕志 剪辑 张华纬

美编 王亚男

导播 罗皞 熊越 吕志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