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少年志

给稻田做“CT”,为番茄配“营养餐”…… 南京小学生走进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和重点实验室,直呼“太厉害”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3 20:34:00

2025 年 9 月是我国首个全国科普月。9月12-13日,南京市玄武区少儿图书馆牵手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基地管理处推出 “农研启智 阅享童行” 系列科普活动,通过科普讲座进校园、实地参观智慧农业基地、观摩实验室研发平台等形式,让青少年沉浸式感受农业科学的魅力。

超有趣!

科普讲座揭秘农田里的昆虫“专家”

9月12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秦毅博士走进南京市逸仙小学,为同学们带来“揭秘农田里的昆虫‘专家’”讲座。深入浅出的知识讲座+实地观察昆虫样本,让小学生们兴奋异常,大开眼界。

“同学们,你们认识哪些昆虫呢?”“蜻蜓、蝴蝶、蚂蚁、蚂蚱……”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回答。“你们知道昆虫对大自然有什么作用吗?”秦毅博士循循善诱。他告诉同学们,昆虫的价值可大了,他们有的是花粉红娘 - 授粉先锋队;有的是庄稼保镖 - 生物防卫军;有的是营养厨师 - 土壤调理师;有的是农业快递员 - 种子传播者;有的是废物处理师 - 生态清道夫;有的是庄稼医生助手 - 健康预警员。比如,蝴蝶、蜜蜂是授粉专家;瓢虫吃蚜虫,萤火虫幼虫吃蜗牛,他们都是庄家的保镖;蚂蚁、甲虫幼虫等在地下穿梭,它们分解有机质,其排泄物是极佳的天然肥料;蚂蚁还是快递员,他们把植物的种子扩散到各个地方。

现场,秦博士还带来蝴蝶标本,豆丹、萤火虫以及甲虫的幼虫,让同学们观察。“萤火虫的幼虫原来长这样啊,长长的,扁扁的,比萤火虫大多了。”同学们围在一起看这些有趣的昆虫,眼神里满是好奇和惊讶,嘴里叽叽喳喳,脸上挂满了笑容。

三(1)班杨耀杰看到这些昆虫,眼里发光。“我特别喜欢昆虫,今天的讲座让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我感觉很激动。甲虫的幼虫白白胖胖的,它可以吃掉其他动物的尸体,排出的粪便是很好的肥料,是大自然的清洁工。”

太神奇!智慧农业让同学大开眼界

9月13日,在玄武区少儿图书馆的组织下,南京市成贤街小学五年级30组家庭来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参观了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瓜蒌试验示范基地,以及组培实验室和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棉花和油菜重点实验室,并动手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在显微镜下观看洋葱和烟草的切片,使用移液枪做实验等,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科学探究的兴趣。

在智慧农业实验室里,同学们隔着玻璃看到智能温室里正在育苗期的草莓,小番茄的枝叶间挂满累累硕果,甚是诱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小番茄的用的基质培养,每个盆里都有一根塑料管子,负责给植物的根部输送营养。植物想“吃”什么?“吃”得饱不饱?“渴”了没有?这些数据都可以通过基质里的传感器传到电脑上,电脑会自动调制“营养餐”,定时定点输送到植物的根部。每垄番茄之间装有轨道,方便机器人采摘和工人操作。

在一个电子屏幕前,同学们看到,这样的智慧农业技术还可以用于水产养殖。屏幕上可以实时显示江苏无锡的一口水塘的螃蟹养殖情况,了解水质、天气情况,做出决策支持。“太厉害!”同学们纷纷发出感叹。

在稻田边,同学们看到一款蓝色大型机械,它的名字叫“表型平台”。它在农田走一趟,就像给稻田做了一次CT,水稻有多高?叶子有没有病虫?穗子里有多少颗粒?这些数据全都有了。在没有这些机器之前,农业科学家要获取这些数据,只能戴着草帽,拿着本子在田里从早走到晚,才能得到一小块田的数据,非常辛苦,效率也很低。

在瓜蒌田里,同学们头顶上挂满了一个个绿色的小瓜,煞是好看。工作人员告诉同学们,到了十月份,这些瓜成熟了,就会变成橘黄色,瓜田里就像挂满了灯笼一样,非常漂亮。早在三千前面,古人就开始种植瓜蒌了,它的全身都是宝。果实对冠心病、心脏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果皮可以护肺,种子可以润肠通便,根可以治疗糖尿病,还可以抗癌。瓜蒌的种子脂肪酸的含量达50%,比花生还高,蛋白质含量比鸡蛋和牛肉还高。为了让营养成分充分输送给果实,让其迅速饱满成熟,工作人员带领同学们把根部长出来的幼苗小心翼翼地剪掉,避免营养消耗。

五(2)班的沈馨诺说:“我们的农业科学技术太厉害了,能发明这么多神奇的设备仪器。”

五(1 )班刘芊君说:“我印象最深的是戴上口罩和手套做瓜蒌苗的组织培养实验。做实验非常严谨,也非常有意思。”


记者了解到,今年,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的主题是“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为响应“科技兴农” 战略号召,践行科普社会责任,南京市玄武区少儿图书馆联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基地管理处,整合双方优质科普资源、创新互动体验形式,将抽象农业科研转化为可感知的科普体验,搭建起农业科研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激发青少年探索农业科学的兴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摄影  新华日报视觉中心  刘莉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