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头条

全国生态日|听!这是美丽江苏的“绿色”心跳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14 15:20:00

 

 

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这是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传播日,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行动日,更是全民共建美丽中国的集结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带大家侧耳倾听:那淙淙流水,是青山的血脉在歌唱;那啾啾鸟鸣,是绿水的精灵在欢舞——这同频共振的天籁,正是美丽江苏最悦耳的心跳。

近年来,在江苏,不少珍稀野生动物从“稀客”变成了“常客”,甚至加入了江苏人的生态“朋友圈”,开始安家落户、繁衍生息。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并完成以县域为单元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发现生物物种数目前已更新至8842种。其中,记录到国家重点保护物种176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受威胁物种132种。发现了南方红豆杉等珍稀濒危物种,独花兰、中华虎凤蝶等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黄胸鹀、青头潜鸭等对生态环境变化敏感的指示物种出现频率明显提高,同时还发现了鞭叶耳蕨、蕈步甲等多种江苏新纪录物种,标志着物种栖息生境不断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长江水环境好不好,长江江豚最有“话语权”。8月4日至8月10日,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了三季度长江江苏段全线长江江豚种群调查。调查历时7天,航行里程超860公里,共观测记录到长江江豚34群次、超百头次。尤为振奋人心的是,调查中清晰观测到8对母子豚同游的珍贵画面,显示长江江豚自然繁殖持续向好,也侧面反映出长江水环境持续向好。

距离盐城条子泥湿地20多公里的川水湾,总面积1.9万亩,是我国首个海岸带遗产地生态修复项目。这里原来主要是鱼塘以及繁殖能力特别强的互花米草,看起来像一片大草原,底栖生物都没有了,鸟类的食物也很少。当地政府用了近两年,退渔还湿3.1万亩,彻底清除互花米草7.78万亩,修复海岸线生态27.6公里,给不同的鸟儿打造适合它们的环境。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89万亩,总体进度达98%。

策划:石小磊 王小芳

记者:曹卢杰

视频:赵岑

校对: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