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天下事

科技赋能水产养殖 王鲜记探索农业现代化新路径

来源:

2025-08-20 08:24:00

当前,传统水产养殖在效率提升、风险应对等方面面临挑战,亟需创新实践来破解。南京师范大学社会调研团队将目光聚焦于江苏王鲜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探寻新农人王俊在水产养殖领域的革新之路。
这位深耕水产行业数十年的创业者,凭借对行业的敏锐洞察和对科技的积极拥抱,将传统养殖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构建起“智能养殖+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其探索不仅为水产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鲜活样本,更在破解人才短缺、技术落地难等共性问题上给出了实践答案。调研团队通过实地走访与深入交流,在水乡的田埂与塘边,挖掘乡村振兴的实践智慧。
科技赋能破解养殖生产难题
面对传统养殖依赖经验、效率不高的困境,王鲜记积极引入智能化设备,推动养殖模式革新。智能化水质监测设备实时掌握水体状况,太阳能板驱动的植物循环系统持续改良水质,大疆无人机在高温等恶劣天气下完成精准投喂,节能变频的水泵和制氧设备保障水体环境稳定。这些技术的应用,让养殖从“看天吃饭”向“知天而作”转变。
“科技不仅提高了效率,更保障了安全。”王俊举例说,在38度以上的高温天气里,人工户外操作难以进行,而无人机划定线路后可自主作业,既解决了劳动力短缺问题,又避免了工人中暑风险。精准到分钟的天气预报,更是让企业能提前应对台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减少损失。
此外,面对当下数字技术更新迭代快的情况,王俊表示一直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接纳新事物,从小范围的试点开始,勇于去尝试新技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严谨、精准的数据来评判是否该推广新技术。
政企农多方联动促产业升级
作为高邮湖大闸蟹产业协会成员,王鲜记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技术交流活动。“每年春季的田间观摩会,让我们能学习各地先进经验。”企业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持续优化生态养殖规范,其养殖的大闸蟹、高邮大虾等产品已形成品牌效应。当地政府的支持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带领从业者“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同时“请进来”专家教授开展座谈指导,为行业健康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
人才培育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人才问题成为亟待破解的瓶颈。“农业领域从业者年龄偏大,年轻人对农业了解不多,吸引他们进来不容易。”王俊坦言,企业正积极推动“老中青三结合”,让年长的从业者传授经验,年轻人带来新思想和技术操作能力,形成良性循环。未来3-5年,王鲜记计划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持续深耕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智能化养殖系统,联合周边农户打造万亩生态养殖示范区。
王俊的创业实践表明,乡村振兴需要更多“懂技术、爱农业、善经营”的新农人。当传统水产养殖插上科技的翅膀、政企农协同构建发展生态、重视人才培育夯实根基,就能有效破解了水产行业发展中的诸多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这种以新农人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为同类地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随着更多支持政策的落地和人才的涌入,农业农村现代化必将释放出更大潜能。
撰稿:南京师范大学 梁毓宸 张澔文 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