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沪杭高铁获批,预计2029年建成,将缓解沪昆高铁压力
来源: 新京报
2025-08-25 16:47:00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新建上海至杭州高速铁路(以下简称“新沪杭高铁”)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条总投资约670.97亿元、全长约223.8公里的高铁线路,将有效缓解“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中沪昆通道的客流压力,成为第二条直连上海与杭州两地的高速铁路通道。
新沪杭高铁预计2025年开工、2029年建成,对缓解沪杭交通压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线设站9座,其中,东段的终点站上海东站还与浦东机场实现铁路、民航间的便捷换乘。
另外,新建沪杭高铁将跨越京杭大运河,为此,将采取多种保护措施。工程跨越京杭大运河采用一跨过河方案,在运河河道内不设桥墩。
全线设车站9座,新建4座车站
新沪杭高铁主要承担上海、嘉兴等地区与长江经济带南翼城市、海西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间的路网客流。批复文件显示,新建上海至杭州高速铁路线路全长约223.8公里,其中新建正线长度约197.4公里(上海市境内54.24公里、浙江省境内143.2公里),项目总投资约670.97亿元。
记者注意到,生态环境部在8月11日公布了《新建上海至杭州高速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其中披露了新建高铁线路的走向、设站等关键信息。
新沪杭高铁工程位于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地区上海市和浙江省境内,沿线经过上海市、嘉兴市和杭州市,总体沿杭州湾北岸呈东西走向。全线设站9座,其中新建奉贤站、上海金山站、平湖市站、临平北站4座,改扩建四团站、嘉兴南站、桐乡站、杭州西站4座,利用上海东站1座。新沪杭高铁设计速度目标值350千米/小时。
新建上海至杭州高速铁路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新建上海至杭州高速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
新沪杭高铁工程的新建正线起自四团站,沿浦东铁路向西,经奉贤新城设奉贤站,经金山区设上海金山站,后并行杭浦高速南侧继续向西,设平湖市站后折向西北,于在建通甬高铁南侧与规划沪杭城际合场布置引入嘉兴南站,出站后并行沪昆高铁引入桐乡站,后继续向西设临平北站,之后线路于超山风景名胜区北侧通过引入杭州西站。
《报告书》披露的信息显示,新沪杭高铁工程的总工期为48个月。全线计划于2025年开工建设,2029年建成。
东段终点站上海东站可实现铁路、民航便捷换乘
记者了解到,新沪杭高铁的东段终点站是正在建设中的东方枢纽上海东站,未来上海东站和浦东机场将共同打造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可以实现上海东站和浦东机场间的铁路、民航便捷换乘。
正在建设中的“东方枢纽”上海东站设计效果图。上海市交通委供图
据上海市交通委方面介绍,上海东站选址于浦东新区祝桥镇,距离上海浦东国际机场T1航站楼约5公里,总建筑面积130余万平方米,其中高铁站房约16万平方米,站场布置为15台30线,建成后将形成集国家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及机场捷运等交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上海东站计划于2027年7月具备开通运营条件。上海东站枢纽建设遵循“站城一体”的发展理念,以交通融合、功能融合和空间融合为导向,构建起高效便捷的运营服务体系。7台14线国铁站场与8台16线市域铁路站场同层共站设置,既可实现最短距离换乘,也可更好地匹配短途客流比例大的出行需求。
该枢纽也是国内高铁车站中首次引入航空模块,从铁路出站闸机至航空模块安检口仅有250米距离,“空铁联运”系统提供旅客值机、航空模块托运行李等功能服务,实现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便捷的空铁换乘。
未来,新沪杭高铁建成通车后,长三角地区的嘉兴、杭州等地市民就可以直接搭乘高铁到浦东机场换乘飞机。
新沪杭高铁将缓解沪昆高铁东段客运压力
沪杭两地间铁路客流密度大,而现有线路的能力不足,这也是促进新沪杭高铁建设的重要原因。这条新线路将成为继沪昆高铁沪杭段(简称沪杭高铁)后第二条直连上海与杭州的高速铁路通道,对缓解沪杭交通压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了解到,2010年开通运营的沪杭高铁,由上海虹桥站至杭州东站,全长158千米,最高速度为350千米/小时。
记者了解到,多年来,沪杭间仅有沪杭高铁这一条高铁通道。根据2016年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沪昆高铁上海至杭州段既是“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中沪昆通道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承担了沿海通道的功能,承担着我国高铁大动脉的作用,同时兼顾沪杭间的旺盛城际客流需求,客运压力较大。2024年底,随着沪苏湖高铁开通,沪杭间多了一条通道,但因需北上湖州绕行,票价较高,对客流压力缓解作用有限。
《报告书》中也明确提到,沪昆高铁沪杭段现状日开行客车152对,通过能力利用率已接近饱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旅客运输需求的持续增长,沪昆高铁东段运输能力将难以满足需求。
未来,新沪杭高铁建成后,从杭州西站坐高铁直达上海的时间有望进一步缩短,尤其前往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乘坐飞机将更加便捷。
《报告书》中表示,新沪杭高铁项目的建设,除了可以分流部分既有高铁承担的沿海方向客流和少部分沪杭间城际客流外,还将与杭临绩、昌景黄高铁共同形成上海至南昌及以远地区的另一条顺直径路。经测算,该径路运输时间与既有沪昆通道相当,费用更省,具备成为沪昆高铁辅助通道的有利条件,对于缓解沪昆高铁东段能力紧张的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跨越京杭大运河,河道内不设桥墩
值得一提的是,新沪杭高铁还将跨越京杭大运河,为此,设计、施工中都将采取多种保护措施。
2014年6月22日,京杭大运河与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一起作为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为了确保对京杭大运河的保护,《报告书》提到,新沪杭高铁工程跨越京杭大运河采用一跨过河方案,运河河道内不设桥墩,保证了原河道的泄洪、通航功能不受影响,不影响大运河水体流量。
同时,在世界文化遗产区内不设置桥墩,工程建设对河道本体基本无影响。施工期不向大运河内排放废水、废渣,文物保护范围及建控地带内未设置取弃土场、拌合站等大临设施,严格控制施工场地范围,运营期车辆采用封闭式动车组,运营期不存在对水体的污染。
新建沪杭高铁将跨越京杭大运河,运河河道内不设桥墩。图/《新建上海至杭州高速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设运营阶段也将采取多种缓解措施,比如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理建设手续。加强桥体景观和运河沿岸景观的协调设计,对桥体栏杆、隔声屏障、照明设施、管线等进行统一的设计,力求桥梁建成后成为运河风景区的新景观。
在桥梁跨越运河处可利用大桥建设形成的新空间形式,结合绿地现状建设运河主题公园,为周边港口码头及工业厂区提供休憩空间,展示大运河遗产价值的同时发挥社会价值,更好地服务于公众。
记者注意到,根据《新建上海至乍浦至杭州高速铁路(浙江段)沿线考古调查工作报告》,调查人员已经在大运河(嘉兴段)河道两侧抽样勘探,未见文化层和遗物分布。大运河(杭州段)保护范围区域现状为河道,建设控制地带区域现状为公园绿地,经抽样勘探,未发现遗迹遗物分布。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管理,规范施工现场,对大运河文物安全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巡查,避免造成破坏。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新的地下文物和古代遗存,必须立刻停工,会同文物行政部门制定相关保护方案,保证文物安全。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