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三冠王朝”的她们把目光望向世界舞台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0 09:35:00
9月19日的广东汕头体育中心,当江苏女手连续第三次登上全运会最高领奖台,这支从当初创新模式建队起步并不断进化至今的队伍,以当之无愧的优异战绩成为了国内女子手球项目的绝对霸主。只不过,对于江苏女子手球项目来说,未来的目标也早已越过国内赛场,更期待以“江苏力量”推动中国女手早日登上奥运舞台。
“年轻一代会比我们更强”
本届全运会女子手球项目,所有参赛队伍几乎都知道江苏女手的参赛目标就是卫冕。之所以江苏女手能够得到所有球队的认可,除了队伍自身强劲的实力,也与这支队伍的自身成长紧密相连。
本世纪初成立的江苏女手,起步于“省市联办”的创新模式。这一模式打破了地域与资源壁垒,整合省市优势搭建起了初期框架,逐步帮助江苏手球崭露头角。此后升级而来的“省市校联办”则再次激活了项目发展的深层活力,构建起从基层到顶尖的人才梯队,为队伍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来到眼前的这届全运会,这种模式的成效,在江苏女手“传帮带”的良性循环中尤为显著。比如作为见证江苏女手崛起的老将,江苏女手运动员蓝小玲就扮演着球队传承纽带的角色。在球场上,她与乔如、李梦青、张海侠等老将,是球队的“定海神针”,把控着队伍的攻防节奏;在场下,她们也是这支队伍的“主心骨”大师姐,不断把战术细节、比赛经验手把手教给年轻队员。
“2017年首次参加全运会时,我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个冠军非我莫属’,最终拼尽全力圆冠军梦。2021年,患得患失的心态差点拖垮自己,还好团队一起扛过难关。到了今年,这个三连冠,全靠妹妹们(年轻队友)的冲劲,这支队才能顶住压力。”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蓝小玲动情地说。“妹妹们(年轻一代)条件比我们当年好太多,能更早接触专业理念,这些会让她们在未来比我们更强。”
事实上,在如今的江苏女手队内,除了功勋老将们依然在继续发光发热,像渠文娜、焦雅这样的年轻一代,其实也正在成长为球队的核心,成为帮助队伍最终站上全运冠军领奖台的中坚力量。也正是这种“老队员稳军心、年轻队员冲活力”的搭配,让这支年龄上“混搭”的江苏女手即便面临新老交替,也始终保持竞争力,成为了队伍获得三连冠最坚实的根基。
“希望中国手球尽早站上奥运舞台”
在本届全运会女子手球决赛现场,一条写着“常州手球基地与全国同仁一道助力中国手球再创辉煌”的标语,格外引人关注。“这其实也是我的愿望。我期望中国手球能够走出国门、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尽快尽早地站上奥运舞台。”从蓝小玲的话里不难听出,作为国内手球项目的顶级球队的一员,江苏手球人如今已将目光望向了曾经遥不可及的世界舞台。
“目前中国手球仍与世界顶尖水平有差距,而我们想做‘探路人’。”江苏省手曲棒垒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吴中琦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为了做出探索和尝试,江苏于2024年在全国创新开启了“送教上门”计划。该计划并非简单引入外教,而是分阶段邀请中国男手教练及匈牙利、埃及等国专家,为省队和基层青训“把脉”。
“要让江苏手球的教练员、运动员能够从高水平外教的执教方式、理念等多角度,学习到更多的先进训练方法和理念,进一步帮助球队的训练与世界潮流接轨。”通过吴中琦的介绍,记者了解到,江苏的“送教上门”计划甚至已不仅局限于省专业队,更延伸至基层,正尝试让青少年从小接触国际视角,从根源上提升潜在后备人才质量。
在吴中琦看来,江苏女手的三连冠是荣誉更是责任。“国内对手会追赶我们,就像这届全运会的上海、广东,他们的发展速度就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这种局面下,我们就必须走得更快、看得更远。这需要我们队伍要加速追赶世界潮流,也需要我们的后备人才实力不断提升。”
从全运最高领奖台到憧憬中的奥运赛场,江苏女手的脚步不会停歇。江苏手球用三连冠证明了实力,更以“敢为人先、勇担使命”的精神,努力为中国手球走向世界提供推力。“我们不仅要做强江苏队,更想带动中国手球整体加速,让‘江苏力量’帮中国女手站上奥运赛场,让世界看见中国手球的成长。”吴中琦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夕寅 实习生 余韵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