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旅

高校学子以艺术与创新服务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4 17:31:00

在江苏高邮的乡村墙绘前,在非遗传承的体验课堂中,在长江湿地的生态调研路上……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红绿双碳”设计团队的师生们,持续用专业智慧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探索“红色文化传承+绿色生态发展”的融合路径,成为服务基层、助力乡村振兴的一股青春力量。

这支以中共党员为骨干、涵盖本硕博学生的团队,近三年来走进长江流域湿地和城乡社区,开展艺术赋能、生态实践、非遗活化等多维度行动。团队主要负责人陶皓淼介绍,团队立足设计学科优势,致力于将生态文明理念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具体实践。


艺术介入乡村,绘出红绿新貌

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团队注重以艺术提升乡村风貌、凝聚文化认同。2024年,他们在高邮市荷花村发起“手绘乡村·青春行动”,将墙面作为传播生态文明和红色精神的画布;2025年再次走进振兴村,通过主题墙绘美化人居环境,激发村民共建美好家园的参与感。团队还积极探索“一村一品”的特色营造,推动乡村在文化与生态层面协同发展。

除了环境改造,团队也重视思想传播。陶皓淼在高邮甘垛镇党员教育培训班上作“艺术赋能乡村发展”专题宣讲,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在乡村落地生根。


非遗融合生态,创新文化传承

团队不断拓展“非遗+红色+生态”的创新路径。自2022年起,他们以金石传拓技艺为载体,成立南京林业大学生态科普艺术实践工作坊与新金石传拓学社,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青少年公益嘉年华等平台开设体验课程,引导公众亲手复刻革命文物纹样,感受非遗魅力。

此外,团队研发植物拓印、微生物科普等生态美育课程,将传统技艺转化为绿色教育媒介。在南京和平论坛上,他们以长江湿地植物为原型设计的“生态拓印城市礼物”,连续三届赠予国际嘉宾,展现中国非遗与生态理念的融合创新。

截至目前,团队已申请国内外专利10余件,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挑战杯”省赛一等奖等40余项奖项,实现了科研成果与社会服务的良性互动。


双碳理念落地,青春践行担当

“双碳目标不是抽象口号,而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秉持这一信念,团队打造《青林赤心》微党课品牌,以短视频、宣讲等形式推动“双碳”理念在青年中传播。同时,依托学校水杉创业园推动设计成果转化,形成“专业赋能—社会价值”双向增益的示范效应。

陶皓淼作为团队代表,入选江苏省青马工程班并担任省“青年观察员”,在中国民生调研中获评“优秀调查员”。他表示,团队将继续扎根人民、服务基层,用设计智慧响应时代命题。

从乡村墙绘到非遗课堂,从生态教育到成果转化,南京林业大学“红绿双碳”设计团队正以持续的创新与实践,书写高校青年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篇章,在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的道路上留下坚实的青春足迹。孔小芳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