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政治见习
来源: 紫牛新闻
2024-02-28 17:11:40
康熙朝的前八年,都是辅臣掌控着国家。他最早作为个人现身,是在十二岁的时候,但不出三年,康熙个人就开始主政朝廷,介入并决定了一项重要朝廷事务,然后就大胆地推毁了辅政体制,乾纲独揽。
政治影响
康熙少有其他皇子的幸福家庭生活经历。父亲顺治在他两岁时,找到真爱董鄂妃,康熙因此丢失了父爱。母爱可能也遥不可及,因为康熙的母亲在他出生时只有十四岁。当时习惯将皇子交由乳母和保姆照料。康熙的保姆尤其是乳母,必定对他的性格养成留有印记,甚至在政治决定上有着影响。除了乳母和保姆,与这位皇子形影不离的就是太监。无论到哪里,无论做什么,太监都会在场服侍。
康熙作为小孩子,得过最令满人恐怖的疾病——天花。在早期的征服战争中,只有得过天花的满洲军官才被派去经由蒙古地界的远征,那里被认为天花肆虐。同一道理,康熙得过天花,被认为可能是顺治在遗诏中立他为太子的最主要原因。七岁时,康熙就成了中国的统治者——名义上的,不是事实上的。政策的真正制定者,是几位满洲辅臣,孝庄太皇太后也会起一些作用。
康熙的第一位皇后——孝诚皇后。这位皇后是德高望重的辅臣索尼的孙女,这一婚姻显然有明显的政治意图。它给辅政时期种下了不和谐的种子,促成了嫉妒心重的鳌拜实施自己的夺权计划。
康熙四岁开始读书。他喜欢读书,通宵达旦。他的阅读带有目的性:他选择的是各王朝史书,儒家经典,以及关于统治的书。成为皇帝后,他继续学习,立志要记住《大学》和《中庸》。尽管康熙早年就表现出了对学习的嗜好,并以此闻名,但是他接受师傅的正式教育,是在他擒治鳌拜并开始亲掌大权之后。
初试身手
从一开始,清朝就将它的历法,建立在西方的天文计算之上。在华最重要的传教士是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明朝最后一个皇帝统治期间他就在钦天监服务,后来他也同样忠诚地为新的统治者效劳。可以想见,钦天监的回人和汉人官员看到汤若望步步高升而自己的地位遭到削弱,就会反对耶稣会士和他们的方法。
康熙亲政正式始于1667年8月25日,并于1668年10月5日介入历法之争。康熙下令官员吴明烜制定康熙八年的历法,他要亲自验证。并持续关注此事,日益怀疑负责钦天监的这些人,寻求南怀仁神父的意见。
1668年12月29日,这位佛兰芒耶稣会士收到吴明烜所制的康熙八年历法。他仔细研究了一个月,找到其中的一些错误。结果证实,南怀仁的预测与实测一致,而吴明烜的计算不正确。杨光先、吴明烜的传统方法不可信,汤若望、南怀仁的西洋方法正确。因此,南怀仁被任命为钦天监监副,历法也再次要用西洋方法制定。取消了康熙八年十二月置闰月,改用南怀仁的建议,置于康熙九年二月之后。
1668-1669年的历法之争,这是他在政务上初试身手,而他也只有十五岁。康熙饶了杨光先一命,汤若望已于1666年去世,这时恢复了他的荣衔官职,并予祭葬。此后,直到19世纪,耶稣会士都执掌着钦天监。
亲裁大政
康熙亲政伊始,一些官员就敢于反对鳌拜。1666年有御史请求皇帝第二年亲政,因为那时他十四岁,这样做是遵循顺治所定的先例。康熙对这一奏疏没有采取任何的行动,到了十四岁(1667年的新年),他仍没有任何的准备以限制辅臣的权威或是废止辅政。康熙六年(1667)的三月,德高望重的索尼,再次请求康熙亲政,这一请求再次无声无息。
其实这是康熙的意图,再等待几年直到他感到足以应付皇帝要做的工作。他的这一决定得到了祖母孝庄太皇太后的支持。但是辅臣们——机敏地平衡着意识形态和政治——坚持康熙至少要形式上亲政,而他们继续协助。如此,辅臣既可以尊重顺治的先例,又不放松对权力的控制。这一计划也令太皇太后满意,她令礼部选择吉日举行大典。选定的日子是8月25日,当天康熙宣布亲政,修缮乾清宫以理政务,此后这就成了他的日常行为。
鉴于辅臣过去和以后的襄助之功,康熙对他们大行赏赉。索尼德高望重,第一个得到恩赏。尽管政令仍出自鳌拜等辅臣,但无论怎样康熙亲政还是鼓舞了对满洲辅政的批评。
1669年6月14日,鳌拜在朝廷之上被习武的年轻人擒拿。在这一大胆行动中,康熙得到了索额图的建议和支持,他是索尼之子、吏部侍郎。孝庄太皇太后、未来的满族显要人物如亲王杰书以及明珠等人也支持康熙反对鳌拜。
在细数了鳌拜的罪行后,鳌拜的支持者都与鳌拜一起垮台。议政王大臣会议很快就通过将鳌拜及支持者判处死刑,但康熙还是减轻了大多数人的惩处,最后只处死了九人。
那些因反对鳌拜而遭到迫害的人也被重新起用,随着辅政被废止,以及这次大清洗中将鳌拜的支持者逐出政府,康熙开始了亲裁大政。
1669年7月3日,清洗还在全面进行,他命令所有官员,要他们发誓,帮助他解决所面对的问题。仍有腐败要根除,有反叛和土匪要平定,首先,人民承受的苦难要解除——他尤其需要合作,给长期遭受苦难的人民带来和平与繁荣。这是他们的分内职责,要荐举好人以及有益的政策,并谴责一切坏的、邪恶的或有害的人与物。秉持这种儒家思想的精义,康熙开始了长期、富有成效的统治。
[美]劳伦斯·凯斯勒著 董建中译
《盛世的奠基:康熙与清朝统治的巩固(1661-1684)》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4.1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