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娱

邓家安魏全儒携手办展:寻求市场与学术的双重认可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18 23:03:00

《浓妆淡抹总相宜——邓家安、魏全儒作品展》5月18日在诸子艺术馆揭幕。同为80后画家,两位青年艺术家的画作各具奇趣、各有个性,邓家安画作的绚丽多姿与魏全儒的黑白山水形成鲜明对照,然而在寻求市场与学术的双重认可上,两位却又呈现出惊人的一致。

看邓家安作品,总有穿越回盛唐的感觉,层层叠加的多维画面钩织出庞杂而丰富的视觉感受。《游园》中,东方少女的裙裾褶皱内暗藏《牡丹亭》的古典场景,同时穿插西方神话片段,时空交错的布局既魔幻又充满诗意。这种“中西合璧”并非简单的拼贴,而是通过色彩、构图与符号的深度交融,形成独特的文化对话,既矛盾又融合,既魔幻又现实。《惊鸿》中,发丝的斑斓交织、衣褶的微观叙事,显示出他对细节的精益求精,而整体画面则恢弘壮美、张力十足,展现出他对“至繁至简”的驾驭力。

作为雕塑专业出身的画家,邓家安突破平面限制,将绘画与雕塑结合,形成装置艺术。例如《千里江山》以汉白玉碎石拼贴《千里江山图》碎片,后面的画面上宋徽宗正在静观画作,隐喻山河破碎的悲剧美学,展现材质与主题的深刻互文。作为从市场崛起的艺术家,邓家安的作品兼具装饰性与思想性。近乎自虐的探索精神,使其作品始终保有新鲜感与生命力。独特的视觉语言、跨维度的创作手法及对传统与现代的深刻融合,使他的创作成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一股清流。

魏全儒的写生系列成为展览另一大亮点。从玄武湖的烟雨到雁荡山的奇石,他以水墨捕捉自然光影的瞬息变幻,摒弃传统程式化的“旧习气”,赋予中国画以现代视觉的鲜活感。例如《西湖图》,航拍视角下,蓝色的湖面占据画面视觉中心,后面青山隐隐,绿堤劈开湖面,点点船只使画面灵动而富有诗意。魏全儒曾多次在公共展览中强调“在场性”,如2023年参与金陵美术馆的“在场——你可以参与的艺术和展览”,通过现场创作《石头记》等作品,展现艺术与观众互动的动态过程。此次展出的写生系列,则进一步将“瞬间感知”升华为永恒的艺术语言。 正如魏全儒所言:“美与有趣,即是好画;而艺术的终极意义,在于与每个‘在场者’共情。”

而“心中风景”系列则又将他的市井幽默与生活情味表露无疑。《春天的午后》《春天的故事》,花丛中相拥相依、咧嘴欢笑的两只猫,《能饮一杯无》里面捧酒倒酒喝酒举杯种种畅饮百态……都于幽默变形与雅俗共融之间,凸显诙谐与温馨的生活气息。其艺术创作兼具哲学深度与生活温度,既扎根于传统水墨的笔墨探索,又积极回应当代社会的文化议题。

展览将展至6月15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冯秋红

校对 王丽丽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