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我心象——冯健写意画展”在南京美术馆开幕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21 12:50:00
7月13日上午,由北京大学工会、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南京师范大学校友会、南京政协书画院、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学艺术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写我心象——冯健写意画展”在南京美术馆开幕。
“写我心象——冯健写意画展”是北京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燕园印社社长,北京大学书画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经济地理系主任、社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冯健精心创作和打造的写意画作品展览,展示了近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所创作的100件代表性作品,反映了一个画家在学习和传承文人画的诗书画印传统、用笔墨记录生活、表达情感以及探索文人画的时代转型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与尝试。
业界充分肯定了冯健以跨学科的学术视野和综合的文化修养为根基的文人画创作以及在诗书画印全方位融合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冯健的画有学问基础,有哲思,有创造性,也有情怀。冯健的作品,气韵生动,大气磅礴,酣畅淋漓,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风格。
冯健向画展的承办方南京美术馆捐赠其作品《竹壶主人冯健花卉册》和《金风玉露》。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志平代表南京美术馆接收捐赠作品并颁发收藏证书。
开幕式结束后,“写我心象——冯健写意画展”作品集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正式举行。南京大学张捷教授担任学术主持。左庄伟、踪岩夫、徐培晨、沙克、吕少卿、杨惠东、方凌波、纪增龙、赵治平、李中华、程曙东、王东辉、陈新、何鸣、李俊、胡牧、胡志平、朱建军、贾理新、向净卿、王彬、滕东才、于安记、 陈开平、 夏宇、杨林静等专家纷纷建言。
专家们认为,冯健强化把“用水”作为水墨画艺术语言的价值高度,其作品强调真情实感和对内心的表达,他的画并不专注在技术上,而是试图表现一种文化气息和文化精神。他的画做了三种融合,包括:学科融合,南北融合,诗书画印融合。他的人品和画品,在作品里得到了统一。徐州的地域文化性格影响了冯健作品的艺术风格,那就是刻在骨子里豪迈、洒脱和大气。近年来,他关注综合性大学非艺术专业学生的美育教育,在北京大学开设《中国画》等课程,除了教授学生绘画技术以外,非常注意艺术对学生们心理疏解和疗愈的作用,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影响了很多人。可以说他从理论、实践和教育层面全方位地践行陈师曾的“人品、学问、才情、思想”文人画四要素标准。透过冯健教授我们能够看到一个现代学者在学习和传承文人画诗书画印传统,探索文人画时代转型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与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