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八场,民族舞剧《红楼梦》“红动”港澳双城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21 19:09:00
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学术指导,江苏文投集团策划,江苏大剧院出品,南京民族乐团联合出品,黎星工作室联合制作的民族舞剧《红楼梦》,近日圆满完成了港澳双城演出,六天八场,超万名观众走进剧场,同台造梦。
民族舞剧《红楼梦》主演、“林黛玉”饰演者李艳超香港站演出结束后,在个人社交平台上打下的一句话:“香港,好几个月不做梦。去年跳了五分钟,今年跳了两小时。”
去年,民族舞剧《红楼梦》以选段《葬花》亮相香港“武林盛舞嘉年华”-《盛舞之夜》舞台,今年8月8日,作为“国风国韵飘香江”品牌和香港中华文化节演出,全剧首次完整呈现,就此开启香港、澳门两地演出。
水韵江南孕育了红楼绮梦,民族舞剧《红楼梦》从世界文都南京出发,奔赴湾区,江海交汇处,余波荡漾着中华文化的回响。
民族舞剧《红楼梦》的舞台不仅限于剧场空间,在多元文化融合、潮流涌动的港澳,也能以各式样貌与观众“打个照面”,好生精彩。在维多利亚港,红楼梦中人锦绣霓裳走进标志性场景,还玩起了视频转场的“时髦打卡”,引得不少市民游客拍照留影。
以“红楼”为纽带,青年人共享民族印记,彼此照见经典永恒。
演出间隙,一系列互动交流活动也让港澳市民,尤其是年轻人有了沉浸式了解红楼、走近民族文化的机会。在舞蹈工作坊,他们亲身体验民族古典舞的雅致;在公开彩排现场,他们观摩互动,与江苏大剧院舞剧团青年艺术家们交流红楼人物理解;在新闻发布会,他们重温经典,了解舞剧创排的台前幕后……
“与观众一起去经历一次传统文化的洗礼和美学的碰撞。”民族舞剧《红楼梦》导演李超希望用不同的形式和载体去完成中华传统文化的表达和当代性的抒发。
江苏大剧院舞剧团首席演员、民族舞剧《红楼梦》排练指导宋玉龙期待通过艺术串联起文化,与本地观众产生深刻共鸣,“艺术的价值在于能够引发观众的共情与思考,即使演出结束后,仍能在观众心中留下深远影响。”
江苏大剧院总经理、民族舞剧《红楼梦》出品人廖屹在香港首演现场,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此次来到香港也是希望更多香港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能够走进剧场,一起欣赏《红楼梦》并进行交流,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生根发芽。未来也希望更多香港的优秀艺术作品能来到江苏,为我们观众带来更多艺术体验。”
《香港新闻网》以“逐’梦’香江‘舞’动港城”介绍香港演出盛况,“当《红楼梦》的丝竹声与维港的潮声共鸣,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既是对中华文脉的深情回望,亦为香港构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再添动能。”;《大众报》聚焦“红楼”澳门首演,评价“经典从未老去,它只是等待被重新唤醒”,并希望以此契机把“十二金钗”的精彩舞姿带到更多国际舞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