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叙事如何链接当下年轻观众?三问《生万物》导演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25 12:32:00
由刘家成导演,杨幂、欧豪主演的年代情感剧《生万物》于上周末迎来收官。杨幂发文告别绣绣这个人物,“朋友们要相信,只要心里的‘那片田’还保持着生长的热情,总会迎来丰收的时刻。我行其野,芃芃其麦。土地永远有让生命发芽的力量。”
近日专访中,导演刘家成跟扬子晚报记者讲述了该剧的改编策略与选角逻辑等,重要的是如何在年代感的故事中,找到与当下年轻观众的链接点。从这部剧引发的讨论度来看,目标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万物’表达土地与人的关系,带来希望,也预示生活在这个世界的纷繁复杂,各色人等都会演绎不同的故事。”
文学改编如何链接当下?
刘家成导演创作颇丰,作品类型多元,在不同题材领域均有亮眼表现。在古装喜剧领域,他执导的《铁齿铜牙纪晓岚》堪称经典之作。家庭亲情剧方面,《傻春》、《正阳门下》和《情满四合院》构成的“京城三部曲” 令人印象深刻。在年代情感剧领域,《正阳门下小女人》和《情满九道弯》也延续了刘家成作品中对时代与人物关系的深度挖掘。
采访中,刘家成表示,拍完《正阳门下小女人》等京味剧之后,接到的大多数剧本还是这个题材为主。他不愿意始终在一个题材类型里打转,想尝试更多新的可能。接到《生万物》的剧本看了十集就吸引了他。
《生万物》改编自赵德发荣获人民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缱绻与决绝》,时间跨度涉及四代人,比剧集要长很多,但要把文字转化为影视,与追剧观众产生共情,刘家成认为必须要做取舍。原著中涉及的近百年的历史,电视剧最终选择了从1927到1947年这二十年间作为主要时代背景,以宁绣绣和封大脚的人生为主线,同时连带反映出鲁南农村土地变迁背景下,宁、封、费三大家族两代人的命运沉浮。
故事的开篇就是年迈的绣绣以回忆的角度重叙故事,而剧集的结尾也延续到当下。目前剧集已经收官,从剧情走向、人物命运到演员演技,引发网友热烈讨论。“俺知不道”“拉呱” 等剧中方言台词成为流行热梗,进一步推动剧集在网络的传播,实现了从剧集内容到衍生文化的出圈。接地气的剧情、宏大的主题被巧妙折叠进一个剧本,一定程度上做到雅俗共赏。
不卖惨如何做到喜闻乐见?
与原著相比,人物设定也有了很多变化。比如剧中主角宁绣绣的命运走向与原著相比有极大不同。原著里,宁绣绣新婚当天被土匪掳走,身心受到重创。父亲宁学祥因舍不得卖地赎她,未婚夫费文典也因她的 “失贞” 而嫌弃羞辱,最终她被迫嫁给庄户汉子封大脚。然而在剧版中,宁绣绣被土匪绑架后,封大脚单枪匹马冲进匪窝,连夜将她救出,使她得以全身而退、保住清白之身。此后,封大脚更是雇八抬大轿风风光光迎娶宁绣绣,对她深情守护,二人发展出一段 “先婚后爱” 的甜蜜感情线。
封大脚的形象在改编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著里他因天生跛脚,性格自卑扭曲,对被土匪玷污过的宁绣绣满心嫌弃,怕养出 “马崽子”。但在剧中,封大脚不仅不瘸,还健康挺拔、敢爱敢恨,听到宁绣绣被绑,立刻赤手空拳闯匪窝,面对村民嘲讽和宁绣绣父亲的羞辱,都能勇敢回击,从原著中的边缘配角一跃成为观众喜爱的 “纯爱战神” 。
“原著中的绣绣也是个更加被动的女孩,她从土匪窝出来后嫁给封大脚,更多是无奈之举。封大脚之所以被称为‘大脚’,是因为他天生脚大,略有残疾,从婚配的角度来看两人并不匹配。”从影视改编的角度,刘家成认为这种人性上的瑕疵不需要过分强调,也不适合今天的观众。“我们为封大脚增加了更多爷们的气息,让他具备敢于承担的气质,绣绣的人格也增加了更主动的部分。”刘家成透露,不只是主角人物,剧里如今很多被观众喜欢的角色也经过处理,像宁学祥和封二自带搞笑的抠门属性,苏苏的人生里比较悲惨的部分都经过了调整。
从经典文学到影视作品,这种调整会削弱剧集的批判性吗?“我们不是一定要主角光环,但原著写得很沉重,灰色调比较多,我们适当给它调亮,用一种相对比较轻松、幽默的方式来表现,观众不至于那么痛苦,会更加喜闻乐见。”刘家成表示,影视作品天然带着价值观引导的职责,但寓教于乐要有乐在先,我们可以把要表达的东西揉在人物的具体命运中,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去影响观众,而不是刻意灌输。“影视作品不应该再刻意卖惨,重要的是抓住主魂,人物对命运的抗争和不服输,从这个角度去打动观众,该提升的时候提升,该缓口气的时候缓口气,该幽默的时候让观众笑一下,观众能在悲欢离合嬉笑怒骂中领会到剧的主题。我们的主题是反映剧中人物对命运的反抗,今天的观众在看剧的时候会设身处地去反思。”
导演强调,“两个人情感的处理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大家想的那种纯爱也会遇到沟沟坎坎。他不是对绣绣不好,一些反馈可能也跟压缩剧情有关,我也能理解观众对他们两人的呵护。但我们不是偶像剧,体现更多人性真实的一面,而且大脚没上过学,跟绣绣的认知还是有差距的。”
启用年轻演员如何做到适配?
《生万物》虽然是农村题材,但突破性地采用杨幂、欧豪、邢菲、蓝盈莹等一众年轻演员,他们的表演点亮了原本沉重的题材,为该剧赢得相对年轻化的观众群体。在演员的选择上,“搭配的重点就是考虑适配度。剧里的绣绣、封大脚、苏苏和银子等人只有二十来岁,但太年轻的演员不适合,考虑到其间有20年的时间跨度,需要演员有相对丰富的人生阅历,所以选择中间段演员。”
最大的难题或许在于让并没有什么农村生活经历的年轻演员,如何去适应故事的农村题材。刘家成举例,杨幂这个角色作为大家闺秀,大小姐身上的贵气是有的,上过私塾,符合知性的特点,写的一手毛笔字。绣绣如何从大家闺秀变成农村妇女?这个人物有一个成长变化的过程。”导演提及,杨幂和角色一起成长。在开机前杨幂主动去体验生活,在农家院里一边生活一边和导演沟通,从学会烧火到能用农家大灶炒菜做饭,干农活,比如挑水,在追求细节的过程中不断接近人物,让农民看了说干活对。
对绣绣来说,不仅“嫁人要嫁封大脚”,剧中善解人意的婆婆也招人羡慕,由演员迟蓬出演的婆婆封桂英备受好评。她此前曾在《幸福到万家》当中饰演赵丽颖的婆婆,以及在《小巷人家》中塑造过总欺负儿媳的恶婆婆形象,演技十分精湛。“不像是演的,这就是好演员。生活在剧中,她沉浸其中,有时候甚至她的反应比正常反应慢一些。我对她说你要坚定自己的表演,反应慢提供的小缝隙恰巧是一种张力,非常准确。”导演说,拍摄过程中,演员经常会冒出一些小火花,为剧集锦上添花。像迟蓬做很多功课,比如她说的一些山东方言不是剧本里提供的,一听她那个角度非常好,就鼓励她加。
《生万物》或许不完美,也面临一些情节处理上的争议,但从土地里生出的真实质感,为当代观众带来激励与治愈,也让剧集热度一路高涨。全剧开篇,老年绣绣蹒跚爬上山坡,站立于天牛庙村的旷野之上。她轻轻擦拭天牛的身影,诉说着当历史潮水冲刷传统乡土文化时,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无限缱绻。
《生万物》中,土地是万物生长的根本,承载着世代农民的生存智慧与精神信仰。剧集以“试春气”“踅谷仓”“打春牛”等农事活动体现农民对土地的敬畏和依恋。剧组在山东临沂的百年古村落中取景,刘家成采用分季拍摄的方式,记录春耕夏长、秋收冬藏的农耕轮回。剧组为了营造良好的拍摄氛围,甚至不惜在山东当地沂蒙山深处租下了几十亩农田,从插秧、播种到收获全程实拍。
剧组还专门邀请了两位农业指导,也就是真正的农民驻组指导演员表演,“锄头怎么用,干活时更不能看上去气喘吁吁,要用巧劲儿,这些细节都要经过具体而详细的指导。”主创亲身感受了农民“看天吃饭”的辛苦,也时常因为暴雨而无法完成预定的拍摄任务,而一众主创也由此深刻体会了剧中老百姓对土地的尊崇。
刘家成说,剧名“生万物”讲的也是“土生万物”,不管怎么痛苦,最终还是有温暖的。表达土地与人的关系,带来希望,也预示生活在这个世界的纷繁复杂,各色人等都会演绎不同的故事。绣绣从第一次参与“打春牛”,体会到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而后历经土地改革,真正深刻认识到千百年来中国百姓与土地的关系,土地魂也是民族魂,主题也就借此潜移默化地得以展现。《生万物》将“家”的同心圆层层扩散,借小家小村见国族精神,并用“家”的纽带链接当代年轻人,告诉大家,即便日子再难,也能从中开出希望之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视频剪辑 庆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