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娱

对话|从"万人迷"到接地气,"爱家庭"也"爱自己",陈好:不被"完美妈妈"标签裹挟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7 07:22:00

随着家庭轻喜剧《欢乐家长群 2》热播,又引爆新的亲子教育话题。陈好以细腻入微的表演,将当代职场妈妈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藏在生活里的智慧,鲜活地呈现在荧屏之上。9月23日,陈好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不仅分享了塑造戴静这一角色背后的思考,也坦诚袒露了自己作为职场妈妈的真切体悟。 

 

职场妈妈的平衡,

没有标准答案

《欢乐家长群 2》以开学季为切口,以刘向上、戴静家庭为核心,辐射出三组家庭的全新境遇。谈及《欢乐家长群 2》中戴静的成长变化,陈好认为,最核心的转变在于心态的成熟,“但到了这一季,戴静明显不一样了,”陈好说道,“我觉得她真正懂得了‘取舍’二字的意义,在家庭与事业之间做出了更贴合自己的选择,反倒不像之前那样焦虑,情绪也变得稳定了许多。”

在陈好看来,事业与家庭之间的“平衡”,从来就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职场女性们一直在努力寻找这份平衡,但每个人的生活处境不同,面临的难题也各有差异,根本没有一套固定的模板可以套用。其实我们的选择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跟着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人生阶段,以及家庭的实际情况,去灵活调整自己的方向和精力分配。”

陈好也分享了自己应对身份冲突的小技巧:做好“排序”。“我从心底里认同自己的这些身份,它们都是我自愿选择的生活方式,所以遇到冲突时,不该陷入无谓的愧疚,而是要清楚地判断: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哪个身份最需要我?然后给这些身份排个优先级,尽全力把当下最重要的事做好,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就够了。” 

 

她坦言,即便做好了排序,偶尔还是会有分身乏术的无力感,但她从不会逼迫自己把所有角色都兼顾到 “完美”:“没必要把所有压力都扛在自己身上,该取舍的时候就果断取舍,该向身边人求助的时候也别硬撑。” 不过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陈好都真诚地提醒女性朋友们:“一定不要放弃学习的能力,只有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你才能够在将来面对选择时,拥有更多的主动权。”

对于剧中戴静“职场失意后选择回归家庭”的情节,陈好有着自己独特的解读——这并非“无奈的妥协”,而是“中年人的通透”。“从旁人的角度看,这可能不是最‘完美’的选择,但对戴静来说,结合她当时的家庭情况,这一定是最优解。” 陈好特别强调,家长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有父母在身边,孩子会特别有安全感。而且教育从来不止是学校的责任,家庭的作用同样举足轻重,比起一味追求学习成绩,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才能让他们终身受益。” 

 

家庭的“温度”,

决定孩子成长的“高度”

在《欢乐家长群2》里,戴静被观众亲切地称作“家庭CEO”:她特别擅长分工,会把家务、育儿的任务合理分给丈夫,还巧妙地用“哥哥管妹妹”的方式化解育儿压力。

谈及这一角色设定,陈好透露,其中既有剧本创作者的巧思,也融入了她自己对家庭协作的理解:“‘家庭CEO’不是说要‘掌控一切’,而是要‘统筹协调’,让每个家庭成员都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比如让丈夫多分担育儿责任,不仅能减轻妈妈的负担,还能让爸爸更贴近孩子的成长;让哥哥管妹妹,既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也能减少父母不必要的干预,这其实是很多家庭都能借鉴的方法。”

在陈好看来,家庭的“温度”,直接决定了孩子成长的“高度”:“他们给孩子提供了足够的安全感,让整个家都充满温度。而这份温度,恰恰能影响孩子成长的高度。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环境,真的太重要了。”

聊到“爱自己”与“爱家庭”的关系,陈好用了一个特别生动的比喻:每个人都是家庭的“蓄电池”——为家人付出、关爱家人,是为“蓄电池”“放电”;而花时间关爱自己、给自己留出放松的空间,就是为“蓄电池”“充电”。“如果只一味放电却不充电,电池很快就会耗尽,甚至报废。到时候不仅自己会疲惫不堪,能给家人的爱也会变得微弱、不稳定。” 

 

她笑着分享了自己的“充电”方式:“我会定期给自己留一些专属时间,比如和朋友小聚聊聊天、去看一场喜欢的电影,或者就安安静静待在家里读本书。这样‘充完电’再回到家庭中,我会更有活力,也能给孩子传递更积极的情绪。”她强调,家庭关系本就是相辅相成的:“妈妈不是天生就要‘一直付出’,家庭成员之间也需要相互给予爱的‘补给’,这样才是真正健康的家庭氛围。”

在陈好看来,戴静之所以能引发共鸣,关键在于这个角色没有被“完美妈妈”的标签裹挟:“她会焦虑,会犯错,会在取舍中纠结,但她从来没有逃避生活,一直都在认真地面对每一天。这种‘不完美的真实’,才是最有力量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