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娱

“没准和舜躬耕于斗山的传说有点关系”,无锡为啥也有舜躬耕的民间故事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9 21:18:00

斗山遗址航拍

这几日,无锡斗山遗址引起了不少文博爱好者的关注,据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介绍,无锡斗山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古城遗址,距今已有6000年。这是长江下游已知最早的史前城址,也是中国最早的史前城址之一。根据发掘和勘探情况,考古人员认为斗山遗址存在马家浜文化时期城址,城址可能存在内外两重城,其中内城面积约7.5万平方米,外城面积推测约12.5万平方米。

此前长江下游地区发现的最早史前城址是良渚古城遗址,距今约5000年,面积这么大的斗山遗址将为我们讲述怎样的中华民族历史源流,还有待考古人员进一步的调查勘探,但斗山遗址发掘中发现的这个古城遗址已引起了不少网友的遐思。9月28日,一位无锡的小红书网友提出:“以前一直有传说舜躬耕于斗山的,没准还真有什么关联呢?”其他网友回复:“真的是这样的话好震撼,千年前的历史就这样口口相传到现代。”舜躬耕于斗山?似乎有哪里对不上,很快有其他人提出是“舜躬耕于历山”。

这位网友说的无锡本地有“舜躬耕于斗山”的民间故事不假,《锡山名典》中说舜在斗山的南山嘴垦荒,忽然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舜到一块侧立的大石片旁躲雨,突然间石片“活”过来,像一把伞一样遮住了舜的头,后人把这块大石片称为“避雨石”,此外这里还有“钉耙印”舜田、舜井等舜帝遗迹传说。斗山西北有舜帝居住过的“西舜城”(宋时称西舜乡),东北有“东舜城”,西北澄江镇有舜帝井,西有舜柯白荡遗址和遗迹等人文景观。斗山还建有舜帝殿,内有舜柯天子塑像。

另一位网友回复的“舜躬耕于历山”的说法也没有错,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就是这么写的,舜耕历山也是一个著名的典故。但历山究竟在哪里,并没有准确的结论,山东大学古籍所教授董治安综合文献史料整理了多种“历山”假说,如蒲州说、潘城说、济阴说、曹州说、越州说、历城说等等。其中,董治安认为舜躬耕的历山在济南历城这一地方传说至少已流传有两千年了。那么无锡为何也有舜躬耕的民间传说?从春申君的故事里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答案,《史记·春申君列传》云:“(春申君)请封于江东,考烈王许之。春申君因城故吴墟自为郡邑。”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江东,以梅里故吴墟为都邑,并筑城于无锡历山之西(今钱桥、舜柯山一带),史称“黄城”。在《越绝书》中记载了春申君在无锡治水的事,其中记载:“无锡湖者,春申君治以为陂。”“无锡历山,春申君时盛祠以牛,立无锡塘。”《越绝书》是我国最早的方志之一,由东汉袁康、吴平编撰,共十五卷十九篇,主要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的政治、经济、地理等内容。班固的《汉书》中亦记载有:“无锡,有历山,春申君岁祠以牛。莽曰有锡。”南宋咸淳《毗陵志》既曰:“历山,俗名舜山,在慧(惠)山南。”清康熙《无锡县志》亦载:“历山即舜山,龙尾之断,其名崋峲口,去县二十里,起为是山。”这样看来,古代的无锡曾有“历山”之名。

“舜耕历山”的历史传说,始见于《墨子》,此后在各种古籍文献中不不绝如缕,一直传到了现代,历山与舜的传说总是紧密相连,国内有舜的民间传说、遗迹传说的地方不少,无锡也不是唯一一个。据《中国地名大辞典》(上海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2年版)记载,历山在全国就有21处。

如何看待这些舜帝传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导苑利表示:“在我看来,尧舜禹的传说应该发生在黄河流域。后来随着黄河流域民众的南迁,也把这个传说带到了南方。我们不能说因为南方有了尧舜禹的传说,就证明尧舜禹生活在这里。但可以说尧舜禹的信仰、尧舜禹的传说确实波及到了这里。因为当地人都认同尧舜禹,又是他们把尧舜禹的文化带到了这里。所以把这个传说进行了在地化处理。”民间传说的核心功能,是用故事表达价值观,而非记录历史,民间传说更多的是地方文化记忆,是一方百姓价值观的朴素表达。不断推进的考古调查、发掘为我们了解千百年前先民们的生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过舜的传说其中真假仍然难以考证,但这些民间故事里蕴含着的民众对于勤劳、贤德、公平等美好品德的向往与称颂千百年来不曾改变。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沈昭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