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紫牛问政

烈士王梅福嫡孙求助紫牛:爷爷的墓,到底在哪里?

来源: 紫牛新闻

2024-03-12 15:23:09

扬子晚报网3月12日讯(记者 万凌云 文/摄)“只知道爷爷是在东台被捕牺牲后葬在东台的,但墓在哪里?”3月11日,镇江新区姚桥镇李家湾2队的王云景面对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十分急切地说,“奶奶和父亲在临走之前,都反复叮嘱我一定要找到爷爷在东台的墓。又是一年清明节,我们实在没有头绪,我只能求助你们了。”

王梅福烈士

在“镇江烈士褒扬教育网” 烈士事迹栏中,记者看到了王云景爷爷王梅福的简单信息:姓名 王梅福;出生日期:1909年;牺牲日期:1943年。在“烈士简介”中也十分简单:王梅福,男,1909年出生于镇江市丹徒县姚桥公社(现为镇江新区姚桥镇)李家港大队李家港村,1939年8月参加革命,是党员,1943年在东台被捕牺牲,任职军区政治部秘书。

介绍

王云景给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出示了爷爷王梅福的“烈士证明书”:“王梅福同志在抗日战争中牺牲,被评定为烈士。特发此证,以资褒扬。”落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14年11月4日”。

今年62岁、从镇江农商行退休的王云景告诉记者,爷爷和奶奶只育有一子,就是自己的父亲王振家,83岁的父亲在2014年去世。而爷爷在离开姚桥前一年,在当时的姚桥曹红章家小学做了一年老师,但当时他就已经是地下党。此后外出革命。爷爷离开姚桥时家里人包括奶奶也不知道,当时王振家仅3岁。王振家7岁时,爷爷就光荣牺牲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王云景

王云景说,奶奶许网娣不识字且胆子小,除了思念、担心丈夫外什么事也做不了。所以,爷爷的很多事情她也不清楚,以至于跟后人也讲不出多少有关爷爷的东西。爷爷外出参加革命后,奶奶就靠做裁缝养活了王振家。奶奶在1996年左右离世,至今已经28年。

接到电话采访,东台顾主任又安排查找

王振家育有2男一女。王云景是小儿子。他说他们哥、姐、弟三人至今都记得一件事:爷爷外出革命后不久,同乡王金浦曾从门缝里偷偷塞进一封爷爷的亲笔信,但信上内容由于奶奶不识字、王家振年幼等原因,至今也不知所云。此后,爷爷与家中就再也没有联系。

烈士证明书

王云景说,姚桥人王金浦是爷爷原本准备带出去一起参加革命的,但因某些原因没有去成。后来,比王云景年长多岁的王金浦,还和他成了当地农村信用社(今农商行的前身)的同事。王金浦在五六年就已去世。“王金浦曾告诉我,他听闻王梅福被捕后关进水牢,坐水牢坐死了。”

尽管许网娣和王振家都讲不出王梅福的太多东西,但“王梅福”始终都是他们母子心头卸不下的一副“重担”。王云景说,父亲在世时,就曾到东台去寻找过爷爷墓葬的信息,但始终无功而返。作为爷爷最小孙子的他至今都记得,奶奶和父亲离世之际,反复叮嘱过王云景:“能找就一定要找到爷爷的墓。”

王云景一家都盼爷爷早日“回家”

“如果能找到爷爷的墓,就能圆了奶奶和父亲的心愿”,王云景说,此外他们还想将爷爷的墓搬回到镇江烈士陵园内,因为毕竟自己年纪也大了,这样祭扫起来也便当。为此,清明前,他密集联系了东台的12345政府热线,还有东台退役军人事务局。该局顾平主任在微信中告知王云景:“我已经把你的情况转东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转发工作群,发动各乡镇找线索。”

发稿前,记者联系上了王云景对接的东台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顾主任。顾主任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寻找王梅福烈士墓的情况还是比较复杂的。从王云景提供的资料来看,其爷爷平时不跟大部队在一起,此外就“水牢”情况来看,东台此地提及的也不是很多。再者,在当时的恶劣情况下,王梅福牺牲了,必须要有人将其埋葬并作出标志。“毕竟这么多年过去,否则寻找将难上加难。”

王云景出示爷爷遗照

尽管如此,顾平表示,全国各地都在推动“烈士寻亲”,他们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助王梅福烈士尽早“回家”。所以,在放下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的电话后,他立即就去各工作群再发动,催下各乡镇的老党员、老干部,希望他们能提供一点有价值的线索。

那么,王云景全家是否能圆梦?王梅福烈士到底能否“回家”?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将继续关注。

校对 徐珩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