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找紫牛】邻居“圈占”公共排水口,家里潮湿发霉的老阿姨无奈常备“过敏药”,这事到底该谁管?
来源: 紫牛新闻
2024-09-26 17:10:41
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不用一个星期,新刷的白墙就会起皮、脱落,潮气太重皮肤过敏,家里只能常备过敏药……对于居住在无锡经开区山水湖滨小区的居民顾阿姨来说,前几天台风“贝碧嘉”的过境,让她苦不堪言,因为雨量大,而原本屋旁的排水系统因邻居家的改建而堵塞,导致积水严重,跟着就是家中渗水、发霉。这个事闹了2年多了,多次投诉请求物业等相关方面处理均无果,还打起了官司,但至今仍是“一地鸡毛”。
刷墙一周不到就起皮
山水湖滨小区毗邻太湖,环绕太湖内河部分的五里湖段,属于无锡太湖新城境内的一处环境优美的高档小区,顾阿姨退休后就在此颐养天年,已在这个小区生活了18年。她家的房子位于小区一楼,购房时除了一楼的面积,还包括一个地下一层的空间。按照她的设想,一楼的家门口搞些花花草草看着养眼,然后地下一层就做成一个活动区,招待客人之类的,为此还精心做了装修。但是,情况在2年前发生了变化,为此她甚至不得不拆除了装修,还加装了“新风系统”,“因为发霉啊,不通风、除湿,根本没法待!”
但即使这么多,还是扛不住家中潮湿的速度,发霉的现象也比较普遍,甚至不得不放弃对负一楼活动区的使用,而一切的根源,就在于隔壁邻居家的“改造”。顾阿姨说,她和邻居家发生纠纷的这一圈地方,原本属于公共绿化地带,是公共活动区,很多居民会沿着这一路段散步,但2022年,邻居家进行了“改造”,将公共绿化、活动区“截断”,然后圈了起来,砌上了围墙,与外界完全隔断,这样原来的地块就变成了其“私人领地”。但最大的问题是,这次改建,还将原先地块上的两个下水口也“圈”了进去,导致顾阿姨家门口的积水无法通过下水口正常排放,“围墙直接隔断了,水流不过去,只能积在这里,然后慢慢渗透下午,让我的负一楼发霉!”
拆除的家装
为此,老人向物业进行了投诉,但没有效果,之后又向城管部门进行投诉,城管部门也上门进行了调查,要求整改,但至今也没有结果。后来,在物业默许下,顾阿姨将家门口的地面进行抬高,试图排走家门口的积水,但依然于事无补,无奈之下,最终起诉到当地法院。
审理过程中,邻居没有对违法占用公共地块的事进行否认,同时辩称,要求顾阿姨证明是房屋的权利人,并且共同居住者要一起参加诉讼。同时,认为顾阿姨起诉的相关公共绿化带及公共排水窨井被占用问题,要起诉也应该是小区业主大会或业委会,顾阿姨无权起诉。还称顾阿姨也对公共绿化进行了破坏,对家门口的地面进行了硬化,这样的违建行为获得的权益是非法的,因此不受保护。另外,还说其他居民沿着公共绿化带的散步,经过其屋子,使其隐私受损。
积水无处排放
庭审过程中,物业方面在两次出庭陈述时则采取了“和稀泥”的态度,称尽管公共窨井有排水作用,但改建后是否影响了顾阿姨家门前积水排放不好说,同时“各打五十大板”,称顾阿姨家和邻居家都有违建行为,并称城管部门也来处理过,但双方都没有整改。而对于是否有效阻止这些违建行为,或者是否默许这些行为,则不置可否。法院以对违建行为处理是行政机关的职权范围为由,同时认为顾阿姨主张权利的合法性无法确认,最终驳回诉求,并出具了一份《民事裁定书》。
“这事2年了,她都快崩溃了,家里一直发霉,浑身起疹子,实在不知道怎么办!”顾阿姨的家人也能劝说老人“忍气吞声”,但一直没个说法,让她愤愤不平。记者采访中还向其他居民进行了了解,确认顾阿姨邻居家“圈占”的确实是公共地块,可以公共通行,这么做确实影响了大家在小区里遛弯。此前,为方便大家休闲,顾阿姨家门口另一侧,铺设了一条窄窄的瓷砖路面,日常居民多打此经过散步,但到顾阿姨隔壁那里就“断”了。
“感觉就是欺负她家是两个八十岁的老人哈,你去看看他们两家公用楼道部门,堆满的都是对方人家的东西,物业来处理过也没用,东西都摆到她家家门口,堵住了门了!”一位了解情况的杨阿姨义愤填膺,还展示了一份该栋楼道居民签署的“意见书”,呼吁物业要负起责任,严肃处理该行为,意见书上署名满满一页。
记者从相关方面了解到,顾阿姨反馈问题后,当地城管部门去年底上门进行了实地查访,确认其邻居家违规占用绿地建设的事实存在,同时,考虑到处理公平,对涉及的小区其他业主的违建及占用绿地行为,将一并进行处理,包括责令整改,拒不改正将立案处理。
而截至目前,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我们希望物业要作为,不要和稀泥!”杨阿姨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