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丨城市发展,如何更加以人为本?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7 20:59:00
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其中强调要“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从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到创新城市治理理念,从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事关超9亿人的日常生活,现代化人民城市怎么建?
此次中央城市会议召开有何背景?强调了什么理念?
这次完全不一样,经过了十年发展,我们大发展、大建设的时代基本结束。正如文件所说,我们从增量扩张型进入到存量提质增效的阶段。换句话说,9亿多人的城市群体,大量的存量空间面临了很多新问题,需要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去破解。
建设“安全”的城市,着重要推进哪些工作?
对地下来讲,有大量的管线需要更新改造。有一部分是很多年以前建的管道,我们对地下情况不是那么熟悉了。还有一部分是快速发展时期,错接的很多管线,这个也需要新一轮更新改造。
对地上来讲,在应急救护、生命线保障这方面也需要做大量的文章。比如:极端降雨不完全是地下管网去排水的问题,也有地面蓄、治、渗这样的手段,所以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地上地下同时发力。
此次中央城市会议又再次强调了城市更新,含义有哪些不同?未来工作重点有怎样的变化?
城市的硬件建设上,需要先从哪里突破?
第二,公共服务的设施建设。大城市中大医院、大设施是比较多的,但是基层或者说公共服务的颗粒度不够细,像社区医院或者小的、更加便民的服务设施不够。
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中国的养老大部分是家庭养老,在机构养老的比例并不高,但是家庭养老有家庭养老的困难,是不是在社区里面能够开办一些社区食堂、老年食堂或者老年驿站,这样的养老、护老的设施,是硬件方面的不足。
总体来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既有受众层面的普及,更有设施建设更加多元、多样的要求。
此次会议之后,我国694个城市首先改变和调整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我觉得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城市的根本还是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是城市最主要的因素。城市建设里面怎么把人的工作做好,也是很重要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