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向“高”攀登,产业向“新”而行
来源: 苏州新闻网
2025-07-20 13:47:00
□李群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季度和二季度同比分别增长6.5%和6.3%;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3.3%;实施制造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数据无声,但高技术制造业的表现增强了产业升级的信心,也为经济发展夯实了基础。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超14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6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投资7.5%的同比增长,尤其凸显经营主体对产业升级的坚定信心。规上轻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达86.2%;5G融合应用融入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86个,建设超过1.85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上半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扎实,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的引导下,企业技改投入持续加码,不仅为当下稳增长提供支撑,更在为产业竞争力筑基。今年以来,我们深入落实稳就业稳经济、“两重”“两新”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工业经济基础强、韧性强、创新活跃的优势,实现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制造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的实施,既瞄准了传统产业的痛点,又抓住了新兴产业的机遇,形成“老树发新芽”与“小苗成大树”的良性互动。传统产业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焕发新生,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突破,“总量稳中有进、结构持续优化”的态势,为未来的发展蓄力。
高端化是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我们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确定26个第二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名单,新支持35个城市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印发电力装备、轻工、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加速赋能新型工业化,智能制造贯穿制造业全流程,数据要素潜能不断释放,都为制造业注入新活力、带来新动能。
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态势,为新发展格局下的制造业升级提供了启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让高技术制造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以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定制造业投资预期,激发经营主体的创新活力。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关键期,中国工业经济交出的这份期中答卷,既展现了“稳”的定力,更彰显了“进”的魄力。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的全面推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将更加充沛,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