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读城·节气里的江苏 | 大暑至,江苏林荫道里撞见清凉

来源: 我苏客户端

2025-07-22 15:55:00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气温最高、雷雨天气横行的节气。 

  在古代,人们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节气,大暑标志着太阳到达黄经120°。这个时期,气温最高,是农作物生长的黄金时期,也是人们避暑养生的关键时期。

   

  按照我国古代的物候学,大暑被分为三个阶段,又称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 

  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古人见萤火虫从腐草中飞起,误以为萤火虫是腐草化生,好似一群精灵翩翩起舞,恍若仙境。

  二候土润溽暑 

  《礼记·月令》中言“土润溽暑”,即土壤浸润,空气湿热。大暑的湿热正好润泽土地,土壤喝饱了水,使得作物疯长。

  三候大雨时行 

  这个时节时常有大的雷雨出现,大雨使得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虽猝不及防,但却能给人们带来沁凉。

   

  大暑的餐桌,是智慧与美味的交汇。面对大暑的“上蒸下煮”,百姓的餐桌上藏着“以食为药”的古老习俗。不盲目贪凉,而是在冷与热、清与补之间寻找平衡,一碗汤、一碟菜,处处藏着消暑养生的智慧。

  1、饮伏茶 

  在古代,大暑时节,村口凉亭常设免费茶摊,专人煮茶供路人饮用,称为“伏茶”,以金银花、甘草等草药制成,有清火生津之效。

  2. 吃仙草 

  广东地区流行大暑吃仙草(凉粉草),制成烧仙草甜品,因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民谚称“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3. 食“凉热互补”之物 

  南京绿豆老鸭汤:南京人笃信“大暑老鸭胜补药”,鸭肉性凉搭配绿豆清热,常加入莲藕、冬瓜增强祛湿效果。

   

  大暑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会经历高温酷热的天气,江苏地区已经进入“上蒸下煮”模式,多地气温直逼40℃。面对酷暑,江苏人深谙“心静自然凉”的古训

  1.养阳 

  大暑时虽热,但阳气在表,阴气在里,切忌因贪凉而损伤阳气。应避免长时间吹空调、睡凉席,尤其是夜间睡眠时要注意保暖腹部。

  2.防暑祛湿 

  暑湿交蒸,易使人感到困倦、食欲不振。可通过食用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绿豆、薏米、冬瓜等,帮助排除体内湿气。

  3.静心养神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炎热的天气容易使人心情烦躁,导致心火内生。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过激,可通过冥想、听音乐等方式宁心安神。

  此时亦是中医“冬病夏治”的良机。沿江城市的街头巷尾,常可见“三伏贴”的招牌。人们趁着一年中阳气最旺之时,将温热药膏贴敷于穴位,以期驱散体内陈寒。这小小的膏贴,承载着顺应天时、调和阴阳的古老养生哲学。

   

  “大暑”即大热,此时节,热是主旋律,烈日煎烤着青石板路,蝉鸣声里蒸腾起江南的水汽。当热浪模糊了城市轮廓,江苏人却转身撞进一片绿色的世界,城市林荫道给大家带来了清凉。‍速度切换「树荫模式」,即刻出发,来一场林荫大道的citywalk 吧!

   

  陵园路:位于钟山风景区,西起中山门,东至中山陵,全长3546米。道路两旁梧桐树高大挺拔,形成天然绿色隧道,是南京最著名的梧桐大道之一,宛如世外桃源。近百年梧桐交织成“翡翠穹顶”,被誉为“最美林荫大道”,2.1公里长廊直通中山陵,承载民国记忆的“天然空调”。

  颐和路:位于鼓楼区,西南至东北走向。道路周边是颐和路民国公馆区,黄墙灰瓦与绿树相互映衬,有一小段梧桐树道,是拍照打卡胜地。

   

  留园路:因留园得名,香樟树冠相连,全年绿意蔽日,为古城清凉走廊。70年代香樟密植成绿色隧道,西接西园寺、寒山寺,园林假山嵌于道旁,市民常常哼曲穿行成独特风景。

   

  环湖路:作为锡城最美林荫路之一,被评为江苏省城市示范林荫路。行道树以香樟和无患子为主,最老的香樟已有五六十年树龄,繁茂的枝干向路中央伸展,形成天然的“遮阳伞”。

   

  延政西路:位于大运河北侧,梧桐树高大挺拔,整齐地矗立在道路两旁,枝桠在空中交织错落,仿佛组成了一条绿色隧道,沿途还有红砖黛瓦的百年老厂,展示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厚重。盛夏时节,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洒下,让人不知不觉放缓脚步,享受夏日清凉

   

  云龙湖风景区:一城青山半城湖,云龙湖似翡翠嵌于彭城襟怀。登小南湖秋月亭,看霞光浸透汉王拔剑泉的千年水雾——这是苏轼笔下“若能引上游丁塘之水,则此湖俨若西湖”的江北明珠。

   

  龙游湾生态景观带:工业岸线蜕变的5.5公里滨江绿廊,红白绿三色步道并行,登高可瞰长江大桥。

  城山路:不仅有蔷薇“花墙”,还有其他丰富的绿植,道路绿树成荫,花团锦簇,一边是濠河的秀丽风光,一边是郁郁葱葱的林荫,让人赏心悦目。

   

  中华路、平山北路:这两条路是连云区的法桐大道,道路两旁粗壮的法国梧桐树,犹如巨大的太阳伞,为行人遮住阳光,阳光偶尔洒落在脸上,光影斑驳,给人一种惬意之感。入选省林荫地图,法桐成荫,绿道贯通城市街区,老城区摇扇品茶者的纳凉据点。

  连岛海滨林荫道:山海联动,海风与绿荫双重消暑,夏季日均游客超万人。

   

  淮三路:作为上榜全省的林荫路大道之一,道路两侧树木高大,枝繁叶茂,形成了天然的遮阳屏障,走在这条路上暑意顿消。

  大治西路:道路两旁梧桐树层层叠叠,绿意盎然,能为行人遮挡炎炎烈日。置身其中,不仅能享受清凉,还能感受老淮安城的光阴故事。

   

  淮海路梧桐大道:法桐历史厚重,绿荫如盖,为扬州市 人文地标。

  三湾公园滨水绿道:亲水挑廊与湖中汀步串联运河景观,互动体验丰富。

   

  南山风景区绿道: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素有“城市山林”之誉。依山势蜿蜒,整合原始植被,打造起承转合的森林步道。景区内虎跑泉、鸟外亭、知音亭等景点融自然清幽与人文积淀于一体,春日杜鹃漫山,夏日浓荫如盖,是远离喧嚣的“城市氧吧”。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湖面荷叶层叠,设有300米长的木栈桥,可漫步赏荷、观鱼游动,荷香四溢,兼具自然野趣。栈道深入花丛,荷香清新,田园画卷感十足。

   

  古黄河水景公园绿道:串联河滨公园等7处城市公园,林相丰富,花木满径。

  洪泽湖西路:3400米法桐长廊降尘降噪,中运河畔“梧桐-水杉隧道”引清风。

   

  中华麋鹿园景区:盐城首个国家5A景区,联合国湿地遗产核心区,70%植被覆盖率孕育近2000种生灵——丹顶鹤掠过碧空,麋鹿群踏碎水光,木栈道蜿蜒入画。全球唯一“湿地+麋鹿”主题公园。

  大暑时节的江苏,避暑从来不需远行。

  一碗伏茶是习俗的传递,一勺伏姜是寒热的平衡,一次林荫漫步是心境的清凉。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盛夏的最后辉煌。一年中最热的日子来了。愿这个夏末,所有事情都能化伏为安,我们的生活滚烫,日子正在发光


  编辑/陈茜  设计/唐诗韵 

  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