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见证——我们的抗战记忆 · 炸不死的“重庆之蛙” 率先向全球发出抗战胜利消息
来源: 第1眼原创
2025-08-13 16:45:00
重庆广电-第1眼TV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而在此之前的五天,位于重庆的国际广播电台就率先向全球播报了日本投降的消息。这座被日方称为“重庆之蛙”的电台,为何能提前发出抗战胜利的捷报?走进今天的《山河见证》。
1938年起,重庆遭受了日军长达6年10个月的大轰炸。战火硝烟中,为加强对外宣传,1939年建成的国际广播电台,用12种语言向全球播送新闻、讲演等内容。
原重庆广播电视年鉴编辑部常务副主任向成发告诉记者,先后遭到日本飞机的十次轰炸,在轰炸中,电台的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冒着牺牲生命的危险继续坚持工作,使广播播出不中断。
重庆市政协文史研究会会员廖庆渝说:“日本的媒体就写了一篇新闻:讨厌得像青蛙一样,还在发声。所以把我们这个广播电台称为‘重庆之蛙’。”
为躲避轰炸,保护对外宣传通道,电台采取分散布局:发射台设在小龙坎,播音台在上清寺,接收站在歇台子,发电厂在土湾,连天线都采用了独特的矮桩设计。
重庆大学教授、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副馆长(兼)钱锋介绍,一方面鼓励国内的民众坚持抗战,另一方面向世界传达中国的声音,谋求着国际的支援。
时间回到1945年8月10日,当天傍晚,设在重庆的盟军总部收听到东京发出的英语国际广播,称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愿意无条件投降。消息被证实后,国际广播电台发出了足以载入史册的胜利之声!整个山城沸腾了,民众如潮水般涌向街头、广场,人们彼此相拥、握手。
重庆大轰炸亲历者粟远奎说:“大家高兴起来,活跃起来,游行,街上游行,学生游行,市民游行。当时那个游行的举起那个纸做的旗帜欢呼,抗战胜利了!中国胜利了!”
80年过去,这段永不消逝的电波仍在历史长空中回响,提醒我们时刻铭记——愈炸愈强的抗争精神。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伏毅 特约记者 王小生 张雪娇 李晓榕 朱雯娟 黄子轩 陈佳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