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晶采观察·解码“十四五”】“含绿量” 升级!读懂美丽中国“生态答卷”

来源: 央广网

2025-09-21 10:43:00

  9月1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在本场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为啥会点赞青岛一服装厂?“我们加快科技创新,激发绿色发展的新动能。”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举例称,过去印染一件普通短袖上衣至少需要25公斤水,但是山东青岛的服装企业使用超临界的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每年可以节水10万吨,同时避免了大量污水排放。

  实际上,这位负责人点赞的不只是“一家厂”,而是它背后的“绿色创新思路”。对于传统企业而言,环保和发展不是对立的,找对技术才能实现双赢。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相信大家可以感受到,近年来,身边的环境更好了,天更蓝、水更清了。从各地旅游宣传标语就能够体会到这一点,比如河北打出的宣传语是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黑龙江的是 “北国好风光,美在黑龙江”,而我的家乡辽宁,则以 “山海有情、天辽地宁” 展现特色。这些宣传语不仅凸显了各地的人文内涵,更生动勾勒出其独特的自然风貌。

  当然,建设“美丽中国”是口碑工程,不是口号工程,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顶梁柱,也是奠基石,是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年,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一看今天全国的生态环境质量怎么样,再了解一下近期的趋势性变化,这样才能做到‘胸中有数、心里不慌’。”“十四五”期间,我国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涵盖要素齐全、布局科学合理、技术手段较为先进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我特别注意到,目前生态环境监测也用上了“人工智能+”新技术应用。比如,运用声纹智能识别技术,能快速识别噪声是来自建筑施工还是交通运输,或者是社会生活,这样就可以开展更为有效、有针对性的监管,更好地解决噪声扰民问题。当然,中国不仅在自身绿色转型中形成大量创新成果,还向世界普及应用。有个细节和大家分享,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肯尼亚蒙内铁路,从设计阶段就烙印着“绿色基因”,设置了14处大型通道和100多个涵洞,让角马在这片草原上迁徙、游水,最大限度地保护周边生态,获得当地点赞!

  正如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现场所强调,“建设美丽中国”,坚决反对各种形式主义,不搞挂牌创建和层层评比,要以实实在在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美丽中国建设的实际成果。

   

  晶采观察,下期见! 

  编审:伍刚 

  统筹:王薇 赵净 刘娜 

  记者:王晶 

  拍摄:沈杰辉 

  剪辑:徐乐佳(实习) 

  设计:王仁靖

  点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