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日历丨战国帛书入藏湖南省博!一文了解战国“百科全书”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3 21:05:00
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
首个典籍意义上的帛书
今年5月18日
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
第二卷《五行令》和第三卷《攻守占》
结束79年的漂泊回到祖国
今天,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
第二、三卷划拨入藏仪式
在湖南省博物馆举行
作为帛书的原出土地
湖南是这批瑰宝最理想的归宿
最早、首个
子弹库帛书有多重要
到目前为止
我国集中出土帛书只有两次
分别为马王堆帛书和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
而成书于公元前300年前后的
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
系统记录了先秦时期的天文历法
宇宙观及军事占卜等内容
是研究天文学、军事学、文字学、文献学
与思想史不可或缺的珍贵实物资料
文字学角度
简帛古书是中国学术的源头
中国的书
一开始是写在竹木简牍上的
缣帛之书是简牍到纸书的过渡环节
先秦两汉的书都写于简帛之上
如果没有简帛留下的线索
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就不可能被释读
古文献角度
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对考察古代书籍的
形态、折叠方式、书写方式
图画与文字的关系等问题
都具有重要价值
内容角度
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
对考察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天文历法
择日禁忌、天人感应、五行思想等问题
具有重要价值
战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字数超1600字
内容都与术数有关
(术数是中国古代一门与人事吉凶预测相关的学问)
可以看作战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目前存世三卷
第一卷《四时令》是完整的帛书
帛书的中间部分
是书写方向互相颠倒的两段文字
讲述从宇宙洪荒到阴阳交错
四时流转的创世神话
帛书四边有彩绘神像十二幅代表“十二月神”
月神边有题记文字
记录月神之名和每月的吉凶宜忌
帛书四角绘有青、赤、白、黑四色树木
第二卷《五行令》由两部分组成
分别是“月名图”和写在“月名图”下面的文字
内容按五行讲四时十二月的宜忌
也就是把一年三百六十日
分为木、火、土、金、水五段
每段七十二天
按五行分出三十个节气
第三卷《攻守占》同样为残片
比前两卷略大
文字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顺时针排列
转圈抄写在丝绸四面
内容为战争军事中
攻城、守城的方向宜忌和日辰宜忌
为文化遗产回归
提供成功的“中国方案”
此次《五行令》与《攻守占》的成功回归
是我国通过国际合作途径
使流失文物回归的典范案例
其返还入藏堪称又一重大标志性成果
此举不仅为中华文明谱系
补充了至关重要的实物篇章
其成功实践本身
是国家文化自信与软实力的直接体现
向世界清晰传达了
我国守护文明根脉的坚定决心
并为此类文化遗产的回归
提供了成功的“中国方案”
国家文物局将继续推动
子弹库帛书《四时令》的早日回归
也期待更多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
早日踏上归途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