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扬眼视频

防晒喷雾引发肺损伤?省人医呼吸科专家教你应对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03 19:45:00

夏日的阳光热辣滚烫,科学防晒不容忽视。近日,一则“7岁女孩用防晒喷雾后接近白肺”的新闻引起网上关注。防晒喷雾为何会引发肺部损伤?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为此进行了探访。

网络主播何女士(化名)在直播销售防晒喷雾时,边使用防晒喷雾边讲解,持续两小时后突发憋喘、胸背疼痛,还伴有恶心呕吐、畏寒症状。紧急就医后,被确诊为严重的“白肺”。经诊断,何女士的症状正是由于在直播中讲解防晒喷雾并了吸入防晒喷雾中的刺激性化学物质,引发了急性肺部炎症。

读者李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分享道:“以前总爱用防晒霜和随身带着防晒喷雾,可多用几次后发现,还是传统的物理防晒最靠谱。现在暑假带孩子出去玩,也不追求过度防晒了,让孩子适度晒晒太阳,反而更健康。”

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吉宁飞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防晒喷雾的成分构成较为复杂,部分产品不仅添加了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EHMC)、对氨基苯甲酸(PABA)衍生物或二苯酮-3等化学防晒剂,还包含二氧化钛、氧化锌等物理防晒成分。若使用者直接将防晒喷雾对着面部喷洒,这些物质一旦被吸入肺部,极有可能引发急性过敏性肺炎或造成慢性肺损伤。其中,急性过敏性肺炎若病情恶化,甚至会导致“白肺”现象,严重威胁生命安全。

还有防晒喷雾常将丙烷、丁烷、异丁烷等作为气雾推进剂。这些低分子量碳氢化合物在喷雾中形成微米级气溶胶(粒径可低至2.5μm),易随呼吸深入肺泡,可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破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诱发炎症反应。而溶剂如乙醇(占比70%-80%)可导致呼吸道干燥和纤毛功能障碍,降低清除异物能力。作为香精/防腐剂的苯甲醇,可诱发特异性过敏反应。

另外,丁烷及乙醇也是打火机燃料里的主要成分,这就意味着,如果操作不当或在使用时突遇明火,极有可能引火上身。所以使用防晒喷雾时要远离火源、热源、静电、撞击等。

那么,面对这些潜在的健康隐患,掌握科学使用方法至关重要。那如何正确使用防晒喷雾呢?根据医生所说,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使用防晒喷雾时应避免在狭小密闭不通风空间内使用,主要喷洒在身体上,与皮肤保持10~20厘米的距离;尽量避开眼睛、口、鼻等部位。

2、首次使用前,可以把少量防晒喷雾涂抹在耳后、肘关节内侧等部位进行皮试,确定无不适反应以后再进行使用。

3、尤其不建议儿童及有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人群使用、如有防晒需求,物理防晒更为妥当用遮阳帽、防晒衫等。也可用具备防晒功能的乳膏,如防晒霜。

4、要避免在伤口、红肿或湿疹等皮肤有异常的部位喷洒、涂抹。

健康专家表示,对于皮肤敏感、容易过敏的人群来说,出门时,披上一件防晒衣、戴上遮阳帽与墨镜、再撑起一把遮阳伞,也可将紫外线牢牢隔绝,既时尚又实用。这些物理防晒方式不仅能有效抵御紫外线,还能减少因使用防晒产品引发的过敏等健康问题,让防晒变得更安全、更放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哲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