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紫牛头条

紫牛头条|“只要一分钱,快来抢购”,记者体验实为引流陷阱,诱导下载APP套路深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15 20:57:00

近日,多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反映,部分电商平台出现大量“0.01元抢购品牌饮品/餐券”的低价商品推荐。消费者下单后发现无法兑换该商品,理由包括“订单当日过期自动退款、券码无法兑现、无法进行评价”等,不少人咨询客服询问时,还被诱导下载第三方APP进行扫码助力,成为商家引流的工具。不仅根本无法获取有效优惠券码,个人信息也因此面临泄露风险。记者调查发现,此类以“0.01元超低价”为诱饵的套路已在多个平台蔓延,正悄然侵害消费者权益。

超低价商品当诱饵:

下单当日即“过期”且无法评价

“0.01元买4杯古茗,下单当天就显示过期并自动退款,券用不了,连评价都发不了!”近日,网友“@88”在社交平台爆料了她的遭遇。据其描述,她在某平台商城看到“古茗8选4杯抵用券”仅售0.01元,当即下单购买。支付成功后,系统却显示“订单将于当天过期,过期自动退款”,同时,该网友发现不仅商家售卖的券码始终无法使用,更因交易未完成导致无法进行商品评价。

 网友购买的商品订单 

更令人疑惑的是,当网友联系客服咨询时,对方向其发送一则模糊的使用说明,引导她加入粉丝群。进群后她发现,这个248人的群处于“全员禁言”状态,群管理员陈某在群里推送一张引导图片,图片上的操作步骤要求用户“保存二维码→下载某应用极速版→扫码领取券码”。然而,她按步骤操作后,页面仅显示“帮他助力成功”,券码始终未激活,此时她才意识到被骗。根据该网友提供的与客服聊天记录显示,此后她再次联系客服询问时,该店铺的客服始终未予回复。

 网友提供的群聊天记录  

记者注意到,该帖子下方,不少网友跟帖爆料称,多个平台存在同类套路:从餐饮类的“塔斯汀汉堡九件套”“库迪咖啡券”,到数码类的“大疆运动相机代金券”等,均以“0.01元超低价”为诱饵引流。这些商品下单后均出现类似问题:订单当日“过期”自动退款、券码无法使用、无法进行评价。用户联系客服后,对方会引导加入粉丝群或要求下载指定APP、扫码助力,最终却根本无法获取有效优惠券码。有网友直言:“一分钱虽少,欺诈性质很恶劣。”

 网友评论称有同类遭遇 

更值得警惕的是,不少用户下单时填写了手机号、收货地址等个人信息,他们担忧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后续可能面临电信诈骗等风险。

  记者搜索某电商平台 

记者实测:多平台现低价商品

套路环环相扣

8月13日,记者在涉事电商平台搜索发现,“0.01元奶茶券”“0.02元餐饮券”等低价商品并不少见,且多标称与喜茶、奈雪的茶、茶百道、麦当劳等知名品牌相关。记者调查证实,这类低价券并非品牌方官方活动,实为部分商家冒用品牌名义开展的引流操作。

 某店铺显示的商品 

记者随机点开一款“20选1奶咖茶无门槛叠加券”商品页面,销售数据显示“已售350件”,店铺正在同步直播的在线观看人数超100人,直播间内,主播反复以“新店福利、限量秒杀”等话术吸引用户下单。当记者按系统要求填写手机号并支付0.01元后,订单信息显示有效期截止至2025年8月13日23点59分59秒,且标注“8月13日前未使用将自动退款”。记者联系商家后,客服发来一个网址引导点击领取券码。

 技术人员解析后的网址后台  

随后,记者将该网址交给技术人员解析其后台发现,该网址实际指向一篇知识库文档。文档内满是“每日限量999份优惠券”“专属福利通道”等诱导下载APP的文档链接,在该知识库目录中数十个以“阿凯”“小吴”“凯杰”等命名的子目录,均指向消费券领取引导。技术人员介绍,每个人名关联的链接不同,可精准统计流量来源,包括通过谁的链接点击或扫码等数据计算每位推广员的引流效果并发放佣金。

 次日店铺内商品已全部下架 

记者按文档提示下载某平台极速版并完成注册、扫码后,仅收到“帮他助力成功”提示,并没有拿到购买的“20选1奶茶优惠券”。当记者尝试联系客服质疑订单时,未获任何回复。8月14日,记者发现该订单已自动退款,店铺内相关商品也全部下架,但店铺主页显示“近30天浏览超5万件商品”。

平台回应:开展专项治理,

已处置超300个违规商家

据业内人士透露,部分电商平台对新店审核环节把控较松,商家仅需提供营业执照即可完成开店流程,对经营资质及商品真实性的实质审查存在缺失。这类店铺还会利用平台“新店流量扶持”等政策,短期内上架大量低价商品引流,完成流量积累后便迅速下架商品或注销店铺,以此逃避平台监管处罚。

8月15日,记者就此类问题咨询某电商平台,工作人员回应称,近期平台巡检中发现少数商家存在通过销售低价电子兑换券,诱导消费者脱离平台进行交易的违规行为。此类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导致消费者失去平台交易保障、售后维权等权益支持,更对平台安全合规的经营环境造成扰乱。

为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与平台秩序,平台已迅速开展专项治理工作。通过迭代升级低价交易管控模型、优化违规行为识别与拦截策略等技术手段,精准打击此类违规行为。截至目前,已依法依规处置相关违规商家超300个。

该工作人员同时表示,未来平台将持续强化风险监测与管控能力,对引导脱离平台交易等违规行为保持“零容忍”态度,全力保障消费者的交易安全与合法权益。

律师解读:

警惕低价引流背后的法律风险

针对以“0.01元超低价”吸引消费者下单,却通过“当日过期自动退款”“诱导跳转第三方”等方式不兑现承诺的行为,海南昌宇律师事务所唐泰律师分析指出,此类行为暗藏多重法律问题需警惕。

从消费者权益保护层面看,商家单方面设置“订单当日失效”“无法评价”等规则,实质是通过格式条款限制消费者的正常使用、评价等权利。依据法律精神,这类明显排除消费者主要权利、减轻自身责任的格式条款效力存疑,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有权主张该类条款无效。

从市场行为规范角度而言,以“近乎免费”的价格宣传引流却不提供对应商品或服务,这种“承诺与履约不符”的做法易构成对消费者的误导。此类行为不仅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还可能扰乱正常市场竞争秩序,若经核实属故意虚假宣传,监管部门可依法追责。

此外,在诱导下载APP及收集个人信息时,法律明确要求商家应当履行告知义务——即清楚说明信息的收集用途、保存期限及保护措施。若未履行上述义务,可能触碰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红线,消费者有权拒绝并向监管部门反映。

唐泰律师提醒,消费者面对“远低于合理成本”的优惠时,需保持审慎;切勿轻易泄露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等敏感个人信息;下单后及时保存订单截图、客服聊天记录等凭证;一旦权益受损,可第一时间向平台投诉或向市场监管部门、消协反映,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马斌

剪辑 马斌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