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船踏入“时空河道”,化身监水使者,一起神游“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2020-11-26 12:42:01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冠名问题的函,同意在扬州建设的大运河博物馆定名为“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位于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是保护、展示和利用大运河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将在2021年7月1日前开馆迎客。也引发关注,博大精深的运河文化,将被如何收藏并呈现于世人面前?

芳容初现

扬帆起航

新“五亭”意蕴十足,打造特色运河游览线路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期间,专门到扬州三湾生态文化公园考察调研,察看运河生态廊道建设情况,了解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取得的成效。目前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主体建成,主建筑施工围挡已全部拆除,工程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据悉,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由扬州建设,南京博物院运营,预计明年7月1日开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位于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是扬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整体采用巨型船只造型,融入风帆元素,如同一艘即将扬帆起航的船。“船头”紧靠三湾公园景观“剪影桥”,“船身”装饰有“五亭”景观亭阁等,“船尾”则在北侧。


新“五亭”

扬州瘦西湖“五亭桥”闻名天下,大运河博物馆上部的景观建筑也崭新呈现,展现出新“五亭”。但这5个亭子与瘦西湖五亭桥上的“五亭”不同,其四个方形亭子,分布在四个角上,而在顶部的中间位置,则是一个圆形景观亭,从空中看,“五亭”像众星拱月一样呈现。圆亭、方亭巧妙布局运用,让整个顶部景观既端庄大方,充满扬州地域特色和浓浓的文化味。

博物馆穿上“漂亮外衣”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首次采用单元式石材幕墙工艺,造型如巨船的钢结构主建筑穿上漂亮“外衣”。与普通的石材相比,这一石材表面并不平整,开上了一条条槽线,深达一厘米左右,表面有凹凸感,整体看像水波一样。

博物馆馆旁还将建造一座高塔,定名大运塔,塔高百米,可通过馆顶建设的长虹卧波式长廊进入高塔。主塔大运塔,以唐塔的风格设计,将重现唐风古韵。大运塔距离文峰寺的文峰塔大概1.2公里,距离高旻寺天中塔大概4公里,站在三湾风景区最高的观景台远眺,南北两方分别可以看到一座塔尖:北边是文峰塔,曾是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的起点;南边是天中塔。文峰塔、大运塔、天中塔,将在运河边连成一条线,形成“三塔映三湾”的景观。

建成后,整个博物馆建筑群呈长方形,外形似一艘古代的大船,南北方向展开,船头在南部。紧靠三湾公园景观“剪影桥”,船尾在北侧,距离开发路不远。船上面还装饰有景观建筑,方形、圆形的“五亭”景观亭阁。

据介绍,未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边将建成一座码头,观众在此坐船,向南可达长江边的瓜洲,向北可达东关街码头、天宁寺御码头,进而像康熙、乾隆南巡时那样,经瘦西湖直达蜀岗平山堂,串联起扬州最具特色的运河游览线路。

大运河博物馆计划开馆后花三年时间,使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每年接待150万人次。南博方面透露,博物馆本身不盈利,但是它可以促进文旅融合,为扬州这座古城留下更多的人,体验一座运河古城的千年文脉与现代文明。

运河上的舟楫展厅效果图

登船入内

化身监水使者,“密室逃脱”等你来挑战

登船入内,步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序厅,一面高10多米的“超大玻璃幕墙”已经吊装成功,幕墙层高达15.6米,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

超大玻璃幕墙

馆内特别设置500平方米的环形数字馆,通过水、运、诗、画四个篇章展示运河美的意境,观众在空间内,随着“时空河道”自由地穿梭流动,展开人与自然、历史、现实的穿越时空的对话。

还可以通过楼梯直达楼顶花园,进而通过廊道进入大运塔,站在塔上俯瞰整个三湾景区。这里将是历史与现代的交汇处,大运塔与文峰寺的文峰塔、高旻寺的天中塔成一直线,形成“三塔映三湾”的美丽景观。

据悉,三湾是明代水工遗产,扬州城北高南低,运河水原本在此倾泻直下,威胁航行安全。明代扬州知府郭光复带领当地百姓,将河道变直为弯,减缓了水流速度,使行船变得不再有风险,达到了“三弯抵一坝”的效果。

未来参观游览大运河博物馆不仅涨姿势,还很有趣。为10—15周岁的青少年打造的“密室逃脱”环节,是一个角色扮演的互动游戏。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王奇志告诉记者,参观者可以扮演角色,通过解谜、过关,最后完成任务。把不可移动的大运河这样一个线性的文化遗产在博物馆里呈现,实在是一个挑战。情节、道具和悬念的安排听来十分过瘾:参与者化身监水使者林镜,当时远在北京的皇帝染疾,急召鲁王回京担任储君,林镜的任务就是护送鲁王沿运河返回京城。任务有了,你准备好接招了吗?

馆内还专门设置了互动体验展,参观者可以化身为古代官员去游览大运河,探究水利工程究竟如何运转、往来如梭的大船上都运载了什么货物。

非遗剧场很“高级”

届时,每个展厅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装备展现底蕴深厚的运河文化,观众可触摸、可互动、可体验,在大饱眼福的同时,亲身体验科技的魅力。比如,馆内非遗剧场内的天花和墙面大面积运用了GRG材料。吸湿与释湿的循环变化起到调节剧场内相对温度的作用,极大地提升人身处剧场内的舒适感。且符合专业声学反射要求,达到吸音的作用,避免剧场内的回声。

这里不是枯燥的展览陈列,简直就是奇趣大自然。海河平原的黄栌、紫椴、蜻蜓兰、花尾榛鸡和普通翠鸟,黄淮平原的旱柳、刺槐、狗尾草、苍鹭、普通秧鸡,江淮平原的榉树、朴树、石楠、芡实、中华绒螯蟹、鳗鲡,以及长江下游平原的马尾松、木芙蓉、乌桕等,还有湿地里的动植物,都将被“放进”博物馆。他们可不是简单实物,或者标本展示哦,而是组成一个个生态系统。龚良表示,江南园林追求“虽是人造,宛若天成”的效果,这个希望它能成为博物馆馆内的自然园林,能够让观众在这里感受运河沿线的自然生态。”

馆内还设有考古研究所、文创商品、茶馆、咖啡馆、小剧场等,成为人们休闲放松的文化客厅,免费对公众开放。

移步观展

1万件展品,11个专题展,堪称大运河“百科全书”

未来观众将在这里看到什么?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以大运河发展变迁为时间轴,空间上涵盖大运河全流域,且适当突出江苏段特质,重点展示大运河带给民众的美好生活。共设有“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因运而生——大运河沿岸的传统生活”“大运河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知名运河与运河城市”“中国大运河艺术史诗”“紫禁城与大运河”“隋炀帝与大运河”“运河与自然展”“运河上的舟楫”“流动的文化——中国大运河”“探索大运河:青少年互动体验展”等11个专题展。

这座博物馆堪称中国大运河的“百科全书”。从北京到杭州、宁波、洛阳,从春秋时期的杭州开始,到隋唐运河,再到元明清的京杭运河,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介绍,将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览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观众在这里将可以看到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的前世今生,以及运河上的水利工程、漕运盐利、商业贸易、宗教信仰、饮食风物、戏曲诗词、舟船样式、市井生活,运河沿线的自然生态、运河如何与“一带一路”交汇,并专题展示我省组织创作的《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

目前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共有1万件展品,其中有20件(组)大体量展品,将展现古代国家治理的中国智慧。大运河是中国南北融合的战略通道,在维护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隋唐起,国家的经济、文化重心逐渐固定在南方,而政治中心往往在北方,古代国家层面的物资调配主要靠大运河,进而带动了民间和商业的交流,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创造出灿烂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沙飞船模型效果图

比如,复制山东汶上南旺水利枢纽模型,将再现京杭大运河最高点如何引水济运、“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创举;明代鲁王出行仪仗俑构成了3米宽近10米长的队伍,浩浩荡荡,气势非凡;部分复制回洛仓中一座可存粮50万斤的粮窖,观众可以从巨大的粮窖底部穿过,感受运河漕运仓储巨大空间带来的震撼;开封是宋代汴河的终点,陈列20米长的河道剖面,可见唐、宋、元、明、清历代地层堆积达七八米高。

其中,淮安的清口水利枢纽位于黄河、淮河、运河的交汇处,是运河漕运最复杂、工程难度最大的节点,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之大成,展厅将用数字技术再现“蓄清刷黄、束水攻沙”的治水思想,这种理念至今仍被用于黄河治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