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明明没网络下单,一市民却一连三天收到近10件快递,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昨天,市民花先生讲述了自己的遭遇,他总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快递,里面要么是空的,要么是一些没用的东西,关键是他没下过单。记者调查发现,这可能是电商为了刷销量发的包裹,背后隐藏着市民个人信息被泄露的可能。
//遭遇
连续三天收到莫名快递
从12月18日开始,市民花先生连续收到从浙江、广东等地快递来的包裹,这些快递包裹由不同的快递公司寄送。明明没在网上下单买东西,咋就收到包裹呢?花先生初次收到这类包裹时,一看收件人就是自己,而且包裹上的电话和地址准确无误,再仔细查看,快递是由寄出方付费的。
当天,花先生疑惑之余就打开快递,没想到快递盒子里什么都没有,他没多想就随手丢在一边。没想到12月19日,他又收到装有面纸的快递。12月20日这天,他则收到装有钉子的快递。快递有多有少,有时一天收到两个,有时收到一个,这些快递里或是不值钱的小物件,或是空无一物。统计下来,连续三天,花先生收到快递近10件。
来历不明的快递,搅得他烦心不已。“我以为是恶作剧,但我也没得罪什么人。”在20日这天,他为了搞清楚是怎么回事,根据快递号查到了寄件人的信息。根据寄件人的电话打了过去,电话通了,却一直没人接听。“还有一个电话打给对方,有人接听,但听了我的反映后,对方随即挂断了电话。”
//解析
很可能是电商的刷单行为
花先生介绍,他也向快递小哥咨询过,这些莫名其妙的快递是怎么回事?快递员均向他表示,他们只负责送货,并不清楚快递里是什么东西,而且寄件人已付了邮费,他们有义务要按照收件人信息送上门。
采访中,兰苑小区西门某快递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快递员透露,这很可能是电商的刷单行为。有些电商为了增加销量,随便寄点不值钱也不能用的东西,目的是有物流信息。
扬州大扬律师事务所周俊律师表示,刷单虽说对消费者没什么直接损失,但做出来的假销量、假评论,会严重误导消费者,最终伤害的还是消费者的权益,必须要加强监管。
//质疑
怀疑是个人信息被泄露
采访中,花先生提出疑问:“这次寄给我的东西,我看收件地址和姓名都是平时我的快递收件人信息,对方是怎么知道我的快递信息的呢?”
李臣东是扬州一位资深淘宝店主,他介绍,就他观察,现在确有一些专门提供各大网购平台刷单服务的商家,且都是“真人操作”“真实地址”。这些商家会组织“刷客”下单购买、垫付资金、代发货一条龙服务,这些商家会视平台不同,通过快递发出货品,货品其实就是一些不值钱的小物件,比如一包抽纸,有的“刷客”使用的购买者地址多是买来的,这说明市民个人快递信息被泄露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
对个人而言,如何保护信息不被泄露?仪征市陈集派出所民警李春提醒,首先不要随意在网络上将自己的信息泄露,另外,扔快递包裹时也要注意,不要把信息留存在包裹上面。 记者 赵磊
链 接
还有一种套路叫“快递到付”
央视曾报道过哈尔滨一起“快递到付”案件,只要付29元邮费,就能免费领取高档电子手环,而实际收到的电子手环成本2元都不到,全国包邮快递费也不到5元钱,骗子实际骗走200余万人8000多万元。
“诈骗分子从相关途径非法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后,寄送一些不值钱商品,让快递公司代收货款,很多收件人没在意,直接付了,这就上当了。”李春提醒,这两年,全国各地发生过多起“快递到付”欺骗案例。有的人即使被骗了,也觉得钱不多,处理起来麻烦而不报警。市民在收取货到付款的包裹时,一定要确认包裹是不是自己购买的,再进行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