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故宫人”李文儒说故宫:我们该如何看待古老的紫禁城
2020-12-26 19:46:38

“每年有上千万人来到故宫博物院,他们看完后又是带着什么想法离开的?”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当过10年故宫博物院副院长、17年故宫博物院研究馆馆员的李文儒,26日带着新出版的《紫禁城六百年:帝王之轴》《紫禁城六百年:东宫西宫》两本书,来到南京凤凰书城与读者面对面交流,在接受紫牛新闻记者独家采访时说到写书的初心时,他说,我们现代人如何看待古老的紫禁城,现在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谈“故宫热”:

“我想知道,他们逛完后是带着什么想法离开的”

今年正值紫禁城落成600年,作为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中国皇宫建筑群,故宫如今成为全世界参观人数最多的游览胜地,仅2019年游客量即超过1900万人次,“故宫热”也让聚焦“故宫600百年”的出版物增加了很多。

面对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故宫,李文儒笑着说这是好事,说明大家都在关注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但是,游客看故宫,该怎么看,却是一个需要大家思考的问题。

李文儒说:“故宫由皇宫变成博物院,是社会革命的结果,600年来紫禁城的空间没变,但游客的视觉意识应该转换。建造紫禁城的明朝永乐皇帝当初是希望朱家的帝业能够承传万世,但他想不到几百年后他的宫殿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对于“故宫600年”的表述,李文儒认为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紫禁城600年”,“这600年可以很明确分成两个阶段,前500年是皇帝住的皇宫,后100年是博物馆,从统治整个国家的皇权象征,变成了人民的公共文化空间,这是人类历史的巨大变迁。”

在现代文明社会,如何对待文化遗产、对待传统文化?李文儒认为大家要学会反思,并非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都是好东西,都值得传承,“现在的故宫博物院有它的职责,有它的现代文化使命,是引导人们理性认识帝制文化的标本,让我们看看皇权文化是个什么样子的,在建筑形态上是怎么表现出来的,这是故宫博物院对于我们现在最大的价值,而绝不是让人们进去崇拜皇权,歌颂康熙、乾隆。”

于是,李文儒选择了游客最常游览的路线中轴线和东西宫,写出了《紫禁城六百年:帝王之轴》《紫禁城六百年:东宫西宫》,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带读者用现代眼光重新审视故宫。“我写的是我眼中的紫禁城,有很多自己的思考,也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分享,如果我的看法可以引起大家的思考,那我就觉得很值得了。”

谈“文创火”:

“大家别忘了逛故宫的初心”

在故宫博物院工作期间,李文儒曾分管过文创工作,看到如今故宫文创成了一个大IP,李文儒想起了文创起步阶段说:“不容易。”他回忆起最初做文创时,先是向世界各地博物馆学习,还经常召开研讨会设定学术定位和营销方式,“到本世纪初,故宫才正式开发面向普通游客的文创产品。故宫里的文物带不回去,但是有关故宫的文创产品可以带回去。”

现在,故宫的文创产品博得了很多人的“芳心”。李文儒称,故宫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文物资源,这些文化遗产是独特的,甚至具有唯一性。“故宫文创是多元化的创作,它集合了社会力量对于文化遗产的深度挖掘。”

不过,在李文儒看来,“故宫文创火”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整个国家、社会对文化遗产、对我们历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李文儒认为,故宫文创从一开始向世界各地博物馆学习,到今天成为超级IP,成果来之不易,“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文创产品的研发,吸引更多文化、艺术领域的参与者、设计者,不断从这丰厚的资源中吸收创作灵感,不断推动大家参与到新文化建设中来,这才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如今故宫文创产品种类有上万种,连续多年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但是李文儒却说有一个现象是必须要警惕的,“文创产品现在越来越多,很多游客来逛故宫就想着去买些回家,但我们真正来故宫的初心是什么呢?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故宫最主要的功能是博物馆,所以,大家来逛故宫可别忘记初心啊”!

另外,李文儒也发现现在各地博物馆、文化景点都在搞文创产品,“这当然是好事,说明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多”,但李文儒认为文创产品绝对不能成为博物馆、文化景点的主业,而且不能只有数量没有质量,潜心做精作才是关键。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彦文

校对 苏云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