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0| 纪录片始终“在场”,“偷窥”了我们认真生活的样子
来源:紫牛新闻
2020-12-30 23:33:37

2020年,大家携手经历了特殊时期,作为“在场者”的纪录片,格外受到关注。疫情的发展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亦使观众重拾对专题纪录片的关注,纪录片的功用性得到充分释放。涌现出不少为观众传递真实生活,具备精神力量的爆款作品,而生动聚焦美食文化和人文历史的纪录片类型,也是许多观众的心头好。

抗疫纪录片

真实而迅速,致敬认真生活不放弃的中国人

逆向而行,紧急驰援,武汉医护人员的现状,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更多的医务工作者,正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体会着日常的甘苦。从春节开始热播的9集纪录片《中国医生》评分高达9.3分,它将镜头对准国内六家大型三甲医院,其中就有来自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的好几位医生,比如鼓楼医院的邱勇医生。以往的医疗纪录片,很多都关注的是治疗事件本身。最打动观众的是,它用冷静真实的镜头语言呈现有血有肉的医生形象。第二集《成长》中,帅气温柔的医生徐晔令许多观众印象深刻。

此外,普通人的生活与日常坚守也是纪录片聚集的对象。2020年2月26日,国内第一部深度呈现武汉“战疫”系列纪录片《在武汉》在B站上线,深入特殊时期的江城,记录疫情下武汉各类人群的生活与故事。

生活在南京的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的新片《听武汉说》12月29日上线,访问50位武汉人讲述他们在2020年的“失与得”。这部片子感动呼应了2020年6月,竹内亮拍摄的《好久不见,武汉》。其集结10个武汉人的故事,再现这座英雄之城的坚韧、豁达,全网播放量超过4000万,并被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点赞。竹内亮导演2020年收获颇丰,之前还有《南京抗疫现场》向海外网友真实还原南京抗疫情况。除了关注后疫情时代的城市生活,竹内亮和他的团队还把目光转向四川大凉山,拍摄《走近大凉山》,尝试挖掘更为丰富的题,真实记录生活,仍旧是他的初心。

特殊时期,医疗题材和生死话题仍旧是纪录片深入探索的领域。2020年开年有9.2分的《人生第一次》,出生、上学 长大、当兵、上班、进城、买房、结婚、退休、相守、养老、告别这些“第一次”所串联的正是每个普通人平凡而又璀璨的一生。

11月,医疗人文纪录片方面有《生生》这样聚焦癌症患者家庭和医生关系的片子。有人说,“这是一部离死神很近的纪录片”。每分钟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的当下,也启发人们思考如何维护健康,建立更为科学的生死观。这些纪录片之所以受到关注,就是因为其中有你我他,有每一个认真生活不愿放弃的中国人。

另外,疫情为生活带来诸多困扰,在打乱人们诸多工作、学习节奏的同时,也推动了纪录片创作方式的改变:从选题策划的源头,建立“媒体融合”意识、从生产模式上打破纪录片创作周期长、播出时效弱、电视台播出为主的惯性。

美食纪录片

慰藉势不可挡,聚焦美味背后的烟火人生

随着纪录片受众的下沉与年轻化,关注平凡个体、独特生活体验的内容更受观众的喜爱。充满烟火气的美食纪录片依旧是吸金能力最强的品种。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2020年4月,由陈晓卿导演等原班人马拍摄的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2》继续用宏大视野聚合美食焦点,深耕民俗人情,深度观察世界美食及其文化和情感内核。首集“甜蜜缥缈录”亮相,介绍不同文明的不同美味,也带来三道甜蜜的江苏美食。扬州美食翡翠烧麦、千层油糕,还有来自苏州的鸡头米,甜味带来的幸福感蔓延。

10月,美食短纪录片《早餐中国》第3季上线,拿下豆瓣评分9.0分,每集七八分钟,介绍一家街头早餐店,带观众体会早餐美味背后的烟火人生。这一季中有南京皮肚面,扬州长鱼面在内的江苏美味早餐。疫情让所有早餐店陷入漫长等待,也让《早餐中国》推迟播出。历经疫情上线的《早餐中国》,背后有从业者的艰难维持,也有寄托了人们对家乡风味以及熟悉的生活日常的向往。导演王圣志说,人间烟火、气象万千,平凡生活有苦有泪,但慰藉的到来同样势不可挡。

随着早餐恢复了,12月,纪录片《向着宵夜的方向》精心挑选全国各地的30个城市的精彩美食也来了。 夏天,少不了烧烤和啤酒,冬天,吃什么安慰都市人疲惫的灵魂呢?导演来到江苏,选中了苏州的牛腩汤和徐州的鸡丝面,寒夜吃上一口,暖到心底。

“夜宵”纪录片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吃着夜宵,人们的感情也格外脆弱,袒露出许多内心深处的情感秘辛,抱团取暖也变得没那么难。美食代表着人类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情味,成为全球共通的语言。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很多事物正在消失,而美食纪录片的意义就是记录时代,为正在消失的美食背影,做最忠实的记录者。

美食界爆款不少,比如《舌尖上的中国》《人生一串》,2020年开席的还有《寻味东莞》,接下来还要吃个没完,还有《开动吧海鲜》《沸腾吧火锅2》等片陆续与网友见面。

人文纪录片

传递文化自信,宅在家里看遍万象焕新

此外,大家宅在家,如何看山看水赏花?也让许多航拍纪录片在朋友圈风行。2020年2月,催泪聚焦武汉的《武汉伢》,以及《火神山医院建造超清延时摄影全纪录》,武汉摄影师聚焦的防疫时期的武汉即景成为爆款,在朋友圈牵动着许多人的心。不仅有《航拍中国3》,最近还有南京摄影师拍摄的《南京图鉴》刷屏。用1000个日夜,120TB素材的积累,全方位记录南京地标自然人文风光,带你看南京万象焕新。

人文历史方面的纪录片也亮点不少。“我们哭着降临世界,却可以笑着走向永恒”,“聚散与悲欢的一刻共同雕刻着人类的故事”,文案成一绝的《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6月又来了,让来自18家博物院馆的25件稀世罕见的国宝一一闪亮登场,从不同侧面集中展示了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中华文化刚柔相济、生龙活虎的万千气象。拿到豆瓣9.5分,“您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这款现象级的网红纪录片也让国宝成为网红。

年末,有聚焦中国历史的纪录片《中国》,第一季讲述从春秋到盛唐的中国历史故事,挖掘对今日中国最具深远影响的人和故事,寻找中国人的文化源头和精神归宿。从人们熟知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直讲述到求同存异,包罗万象的大唐文化,缓缓展开这幅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卷。这一类型的片子充分传递文化自信,也满足观众深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求知欲。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